飘天文学 > 其他小说 > 海之国漂流记 > 35-40
    第35章

    海贝举着羊角锤尖锐的一面当大斧头乱砸,第一斧子劈歪,保险箱崩开几步远。把保险箱拽回原地,羊角锤的两面轮流开工,保险箱的锁头在暴力连击下溃不成军。

    金属箱子的提手部位,很快因为反复的暴力捶打变得破破烂烂,锈迹和金属渣子掉了一地,保险箱的锁扣不堪重负从提手处崩开。

    箱子顺利打开,露出里面的宝藏。保险箱里是摆放得特别工整的满满一箱压缩饼干。

    几十袋绿色塑料包装的绿砖块塞满整个箱子。绿色袋子上简明扼要地写着“压缩饼干”这几个字。

    工整到一模一样的外包装一看就是流水线产品,所以连袋子上的每一个褶子都一般无二。

    这些绿色塑料外包装都是厚实的质地,内里抽成真空,塑料纸紧紧吸附在饼干上。一块块塑料砖头摆放得很是讲究,砖头与砖头紧密罗列在一起,不留一丝缝隙。

    海贝觉得,眼前的一幕让人想起曾经在电视里看到过的情节,只是那个时候保险箱里往往都是金光灿烂的金条或是成捆的纸币。

    如今漂流在海上,可以种植的土地是种格外奢侈的存在。

    若是蔬菜还好,生长周期比较短,花果和粮食动辄都要数月才能成熟,不管是小麦和水稻都属于比较奢侈的存在,更难以大规模种植。

    从珍贵程度上来讲,这一块压缩饼干的价值怕是已经远远超越一块金条。压缩饼干可以填饱肚子,金条可不兴吃。

    金属保险箱已经被暴力劈坏,箱子的表面也有红褐色的锈迹,不知道锈迹里有没有铁毒,这个箱子已经不适合拿来盛放食物。

    在海上,不小心让铁毒碰到伤口可没得救。

    海贝把压缩饼干都捡出来整齐摆放在船舱,保险箱则是套上一层塑料袋扔进底仓。若是再碰到漂流基地,完全可以当做废弃金属交易。

    为了防止不小心坑到自己,甲板上的锈迹用海水反复冲洗干净。海贝为防万一,还用一块单独的压缩毛巾清理了一遍甲板。

    通过这次暴力开启保险箱,海贝发现甲板虽然有弹性但并不容易损伤表层,也不容易黏附东西。拥有这些特性的甲板在海水反复冲洗后再看不到异物。

    难得辛勤地清理了一遍甲板,海贝回到船舱休息,并享用这次的收获。到手的好东西自然要用才不浪费。压缩饼干的最好归宿就是肠胃。

    海贝心情愉悦地用指尖把叠高的压缩饼干戳成摇摇欲坠的形状,像是摆弄奢侈的积木。

    压缩饼干的绿色包装袋用料很节省,袋子的两端的封口都平整地收短,变成一指宽的小尾巴,像是熨烫过一样平整折叠收紧在两头。

    一袋压缩饼干就是一块规整的长方形小砖头,可以不留什么缝隙地罗列成整齐的砖墙,非常方便用以收纳储存。

    压缩饼干的袋子上没有预先切开的缺口,不怎么好打开。不过海贝有线头剪,依旧能轻易地破开包装。

    绿色袋子里是四块长方形的小饼干,每块压缩饼干都有单独的透明塑料纸封装。

    海贝取了一块破开,品尝到久违的谷物的香气。入口酥脆,油润的碳水在舌尖抿成碎渣。

    海贝珍之又珍地小口咀嚼,享受着碳水带来的快乐。吃得仔细,便难免口干。

    压缩饼干这种东西,香则香矣,吃多了容易烧心反胃,遇水还容易在肠胃里膨胀。不过海贝想着她现在连海水都能喝,说不定这种烧心烧胃的现象也会削弱,便放心大胆地吃。

    这块压缩饼干是花生味,不仅口感像是上等的饼干,香味也是十足的花生油香,海贝拿压缩饼干当普通干粮吃,小口小口地干掉了完整一块。一块已经足以抵一餐。

    除了破开袋子的三块饼干,包装完好的压缩饼干都被海贝收到了夹层储物室里。

    密封完好的压缩饼干,即使过期几十年依然可能不会变质。在没有统一货币的海洋上,这种可以长期保存的食物是实打实的硬通货,的确配得上使用保险箱来储存的待遇。

    考虑到这种食物会带来烧心返胃的后遗症,海贝并不打算把这些压缩饼干当做主粮,只打算偶尔拿来打个牙祭。

    烧心这种症状,就像是整个胸腔都有硫酸在灼烧,严重时让人心浮气躁不得入眠,胃里说不定还要返酸水,可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

    一下子干掉半袋子蜜枣,又啃了一块压缩饼干,即使给自己灌了一大壶凉开水,海贝在晚上钻进床铺后,依旧翻来覆去折腾许久,才在夜深时艰难入睡。

    第二天醒来后,海贝深刻反省对自身状态的错误认知,果然压缩饼干只适合应急,不适合拿来当主食。

    新的一天,美好的清晨,从安全的食物开始,于是早饭依旧是简单的绿草黑贝膏。

    吃完一管绿草黑贝膏,浑身都充满力气,先下水检查了一番昨日悬挂上去的水草绳索和黑贝绳索。

    经过一日一夜的漂流,两条养殖绳索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脱落,不管是水草还是小贝壳,看起来依旧健康挺壮,是十分完美的储备粮的样子。

    海贝放心爬上台阶,观察今日的海域。

    今日的水底看起来多彩又热闹,水底不再是高低起伏的平坦沙地,而是遍布海底姿态各异的大大小小的礁石,从水面上看去,水下就像是个大型的假山造型,放眼望去全是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和石洞。

    可惜现在已经没有鲜鱼,不能拿鲜鱼的内脏扔下去试试水底的危险程度。虽说压缩饼干也能拿来喂鱼,然而海贝完全舍不得喂鱼,还是留着喂自己比较合适。

    在水面上徘徊一阵,海贝一直没有看到什么危险,才试着下潜。

    水底奇形怪状的石头多,大大小小的石洞隐于其中,因为不知道有没有t危险的生物,海贝始终小心地避开洞口。

    在水下没游几分钟,海贝就在乱石堆里捡到一个比足球还大的海螺。

    第36章

    之前收获的两个小网兜都收在随身空间里,此刻小网兜就派上了用场。

    大海螺扔进随身携带的小网兜。这样即使在海底多呆一段时间,拿回船上的鱼获依旧能活蹦乱跳。

    这么大的螺肉少说也有几斤重,海贝一顿都不一定能吃完。不过这么大的海螺,只怕处理不好会像橡胶一样咬不动。

    谨慎地避开未知的洞口,海贝游了一会儿之后,又发现一个比网兜里的海螺还大的空壳。

    这个海螺壳内里空空荡荡,外表和之前的海螺一样都是平平无奇的石灰色,壳子里面既没有螺肉也没有寄居蟹一类的小生物。

    感觉有这么大个的空壳散落在这里,说不定此处有大鱼或是食肉的生物。海贝又检查了一下随身空间里的各种工具,这才继续自己的探险,离开前也不忘记带走这个海螺壳。

    这么大的海螺壳让人不忍放弃。虽然有点占地儿,但以后不管是拿来烧石灰还是当器皿,这样的个头都挺让人满意。器皿工具永远是直到用时方恨少。

    心里筹划着这么大的壳子能有多少种用途,正自满意间,一个绳状黑影从远处的的小山洞里窜出,闪电一般冲向海贝。

    海贝本能地拿空间里的铁锹挡在身前,一条拇指粗细小臂长短的细长银色鱼一头撞在铁锹上。

    这鱼长得细长如柳叶,头部更是凶猛,有如钢针一样的白色长针。鱼头上手掌长的骨针,因为过于迅猛的速度,在铁锹上生生撞断。

    这条鱼可能也被撞懵,已然不负刚出场时的迅如闪电,细长的鱼身原本绷直如钢刀,此时已经软绵曲折如软绳,撞晕了一样往沙地上歪歪斜斜漂去。

    海贝不敢大意,趁着这条鱼还没反应过来,直接把鱼扔进了随身空间,确保这条鱼不会再发动攻击。

    在铁锹上折断的长针早已经跌落在沙地上。好奇地捡起这截掉落的头部骨刺。

    这根尖刺大概有食指长短,不仅长得很像钢针,连硬度也很相似。至少可以轻易穿透大海螺的螺肉,看海螺的活跃程度,这根骨针应该是没毒。

    海贝把这根骨针同样收入空间,防止因为东西太过细小而遗失。

    收好东西,低头打量用来抵挡骨针的铁锹,发现铁锹的截面上被戳出来一个灰白色的小点。

    这鱼看起来不大,攻击力还怪可怕的。希望这鱼别成群出现。

    接下来的探索越发谨慎,铁锹也暂且收入随身空间。水下的阻力很大,从空间里取出铁锹,可比在水里挥舞着铁锹变动方位更迅捷。

    有生物的地方处处都是危险,海贝总不可能为了有可能存在的危险就放弃寻找食物。比起潜藏在暗处的危险,还是饿肚子更可怕。

    虽然漂流船上已经有了一点点食物的储藏,但那点东西远远不够。

    若是碰到极端天气,譬如降温入冬,海贝就可能有将近一个季节的时间不能下海捕捞,那食物的储存自然是越多越好。这种海螺的个头看起来就很适合做储备粮。

    这里的海螺几乎游一段距离就能发现一个,海贝很快就收集了一网兜的海螺。这些海螺并不是全部都有螺肉,大概有三分之一都是空壳。有空壳混杂其中,节省了海贝不少气力。

    拽着满满一网兜鱼获往上游回到船上。空壳挑出来扔到后面甲板上,剩下的海螺则是先生火简单处理。

    海螺的螺肉饱满,吸附力量强大,轻易无法把螺肉拽出壳子。海贝也没得耐心把螺肉一个一个拽出来,于是万能的羊角锤再次登场。

    暴力地一顿乱捶,羊角锤所过处碎片飞溅。螺壳都砸成碎片,里面的螺肉自然就轻松完整脱离。海水冲洗一番,螺肉上的碎壳沫子就被冲洗得一干二净。

    不能吃的部分依旧是单独堆在一旁。

    可以食用的所有螺肉都捡出来,在铁罐子的沸水里焯过水,切下一片螺肉浅尝,果然十分费牙。

    这样费牙口的东西暂时还不想吃,海贝干脆把所有螺肉都煮熟切成薄片,然后用针线串成长串,挂在二层的甲板上晾晒。

    等没什么存粮的时候拿来磨牙貌似也不错,至少这东西是真的有嚼劲。这么难咬的东西想来也耐消化。

    处理完所有的螺肉已经是下午,因为片螺肉的时候也会把切碎的螺肉扔进肚子里消化,所以海贝也没有在另行准备午饭。

    处理完储备粮,再次下海。

    砂石间的洞穴终是勾起了心底的好奇心。

    拥有长针的鱼只出现了那么一条,大大小小的石洞里始终保持着安静,远远观察,只能看到洞口下的阴影。

    未知不仅会让人恐惧,还可能激发起人类的作死念头。尤其是海贝这种偶然迸发出的好奇心,突然就觉得不探查一番会是莫大的遗憾。

    仗着有空间护体,海贝开始小心接近石洞探险。

    第一个被探索的石洞只有拳头大小,为了防止被突然袭击,海贝先下手为强,拿延长棍先捣进了洞穴。

    这么大的洞穴目前来说相对安全,不用担心石洞里冲出个太过庞大的危险物。

    延长棍没有碰到任何东西,不过延长棍也没有触碰到底部。这个洞穴很深,要不然就是有很多洞穴连接在了一起。

    延长棍搅浑了洞穴里原本清澈的海水,即使不再有危险,也已经观察不到内部的情况。

    海贝略过这个洞穴,继续下一个。

    对自己的身手尚有几分清醒的认知,海贝克制着一直避开大型的洞穴。一路上各种小型石洞都惨遭延长棍摧残。

    就在海贝都忘放弃这种机械且重复的无用功的时候,延长棍下的手感发生了变化。

    海贝也不太确定,这手感是碰到了鱼虾还是石头,不过延长棍碰到的东西一直都一动不动呆在洞穴的底端。

    好不容易努力出来的异样自然不能轻易放弃,海贝给延长棍换了一个头部配件,努力把底部的东西从洞穴里勾出来。

    第37章

    石洞里面的东西很沉,延长棍没有专门的钩子配件,底下的东西总是出来一点又滑下去。

    反反复复中,海贝耐性尽失,开始暴力摧毁狭长的石洞。

    好在石洞的质地也不是多么坚硬。羊角锤一路敲下去,花费的时间说不定要比打捞快得多。

    这个石洞只有半米多深。使用羊角锤把石洞彻底拓宽之后,底部的东西只需要用手就能拿出来。

    石洞底部是一块青墨色的磨刀石,很规整的正方形,个头也挺大,上手有六、七斤沉。磨刀石上还有使用过的痕迹,也不知道在这水底呆了多久。

    随身空间里还有剩余空间,海贝把这块沉重的磨刀石送入随身空间,然后羊角锤继续向下开辟洞口。

    石洞在底部发生弯折,让大块的磨刀石正好卡在这里。因为暴力敲击而浑浊的海水再次沉淀之后,海贝通过弯折的洞口一角发现一个金属箱子的痕迹。

    既然可能存在隐匿的宝藏,那自然是要往里挖。

    小石洞逐渐被扩大,里面的空间竟然不小,金属箱子渐渐显露出真容,里面是一个半人多高的大型行李箱。行李箱上的涂漆已经掉落干净,只剩下素净的金属板。

    一个半人高的八爪鱼正趴在行李箱上,爪子紧紧扒着箱子。

    因为海贝拓宽了洞口,八爪鱼迅猛地向前攻击,爪子直接就缠了上来。

    海贝没有很好的应对经验,慌忙中只能把随身空间里的东西大量扔出来,把缠在身上的八爪鱼迅速收到空间里。

    原本紧紧缠着的八爪鱼顺利被完整送入空间,力大无穷的爪子也不再弹动。即使海贝的反应很快,手臂上依然被八爪鱼勒出红印,好在空间足够奇特,八爪鱼即使缠得紧也能被整个转移,被勒出来的红印上都没有出血,仅仅是有些红肿。

    海贝再次取出已经彻底咽气的八爪鱼,把湿漉漉的工具重新装回随身空间。

    八爪鱼先装进小网兜,找块砸下来的砂石压住。使用羊角锤把洞口扩大到足够大以后,拉着行李箱的拖杆和小网兜向上浮游。

    金属行李箱虽然很大,但重量似乎并不是太沉重。海贝在上游的过程中略略降低了自己的期待值。

    成功追赶上漂流船,海贝先把曾经被自己水的工具用压缩毛巾擦干水分。空间里的东西怎么进去的就是怎t么出来,湿漉漉放进去的东西就会维持湿漉漉的状态,东西上的水珠就像被瞬间冻结一样黏附在物体的表面。

    虽说这样也不会造成随身空间里积水,海贝还是习惯于把沾了水的工具擦干净以防止生锈。

    八爪鱼先挂到护栏上等待处理。金属行李箱上的海水也尽量先在台阶后方的甲板上擦干。

    海贝在擦拭的过程中发现,这个金属行李箱的外形已经有轻微的扭曲变形,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遭遇了大型八爪鱼。

    不过金属外壁能扭曲变形,进一步说明了这个行李箱的外壁很薄,海贝心里的期待值再次降低一个档。

    清理干净行李箱,海贝也约莫有了大体了解。这个行李箱大抵是后天改装的,拖杆和金属箱子之间原本可以使用小机关脱离。

    不过因为在水里泡了太久,金属件已经锈迹斑斑,原本可以脱离的卡扣也已经无法打开。

    海贝这次选择用锯子把金属连件锯下来。虽然有点浪费锯子,但这样脱离下来的金属拖杆说不定还能派上用场。这个精细活一直维持到深夜才大功告成。

    完整脱离下来的拖车有一米多长,底部还有一个金属底板可以放置东西,最下面的四个金属轮上的橡胶已经被泡腐烂,不过拽掉橡胶外胎后也勉强能用。

    若是有砂纸可以打磨掉金属杆上的锈迹就好了,不过多花点时间用海沙也能慢慢磨掉。

    小拖车的轮子轴承转动得有点吃力,等什么时候积攒一点油脂润滑一下可能就会好点。

    海贝给拖车扔到二层甲板风干水分,转而开始研究金属行李箱。

    金属箱子的锁扣部分明显已经完全锈坏,只能选择锤子劈开。好在箱子的用料节省,不管是箱子壁还是锁扣都比较脆弱,不过是“啷当”几下,锁扣的部分就完全被敲下来,金属箱子也彻底变形无法再严丝合缝地合拢。

    海贝掀开金属箱子的盖子。

    金属箱子的板子比较薄,锈迹已经渗进去一部分。锤子暴力击打的时候,箱子上的锈斑整块脱落,让金属箱子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金属板维持最后的密封。

    海贝觉得这个金属箱再在海底呆上两年,里面的东西怕都要泡水。

    金属箱子里是大大小小的收纳袋,大部分摸上去的材质都属于比较结实粗糙的材料。

    海贝先打开占据了箱子大概一半空间的最大的收纳袋。

    这个收纳袋是黑色椭圆形柱状,椭圆形的上盖子上有三分之二的部分是两个可以双向开合的拉链。袋子的两端有个看起来很结实的背带,背带可以调节长短。

    海贝把黑色收纳袋整个提出来,放到干净的船舱内部。因为金属箱子还没有被完全锈透,所以黑色收纳袋非常干净整洁。

    拉开拉链,里面又是几个黑色的绒布袋。这些袋子的布料相对单薄,袋子口都使用一根黑色绳子推拉做成系带封口。

    海贝打开最上方的一个绒布袋。

    里面是一个简易的防风酒精炉,金属酒精炉支架上部周遭有开孔,支架的底部收小,可以放入大小恰到好处的黄铜酒精炉。

    黄铜酒精炉的外形就像小型瓶装的润肤膏瓶子,瓶子里用来安放固体酒精。

    酒精炉还配有两个不同款式的黄铜盖子。只要盖上黄铜瓶盖就能把火焰熄灭,其中一个黄铜炉盖上还有简易的火力调节口。不用的时候拧上螺旋盖也不用担心失火。

    海贝对这个收获非常满意。这个酒精炉的底部完全可以放进铝制饭盒。以后可以在铝制饭盒里埋上海沙,再放上酒精炉,就不用再担心烧到甲板。

    而且这个酒精炉比较小巧,再使用一个填上沙的饭盒,加热食物时也不容易歪倒。

    接下来一个绒布袋比较小巧,海贝收获一个小巧的带盖金属马克杯。马克杯的杯炳是两个可以活动的金属圈。金属圈收纳时可以正好扣在杯身,拉出来时共同组成一个杯炳。

    这款式是海贝非常熟悉的环抱式折叠把手,属于野外露营时最常见的款式。把守圈与手指接触的部分还有一圈橡胶用来防滑隔热。

    漂流了好多天,今天终于拥有了一个真正的水杯。

    海贝继续拆开下一个绒布袋,看形状这里面像是个茶壶。

    打开来果不其然,里面是巴掌大的煮茶吊壶,很轻,只有一瓶纸盒装的小盒饮料重,这么轻,大概率是铝制品。这个壶虽然小,但应该也能容纳一升左右的水,已经足够海贝的日常消耗。

    马克杯和水壶都直接可以使用,海贝没有再装起这两件工具,而是把两个绒布袋整齐折叠收好。

    下一个袋子比较大,像是一摞大碗倒扣在袋子里。海贝打开绒布袋,收获了一套煮锅。

    这套煮锅同样有环抱式折叠把手,大中小三个同款锅套在一起节省空间,金属锅盖倒扣摞在最上面。这个小号煮锅大概有成人拳头大,大号的煮锅也就成人巴掌大小。

    最小的煮锅里塞着一双白色的线织隔热手套,手套的塑料封装还全新未拆。

    海贝从煮锅里把最大的那个锅拿出来,剩余的依旧装在绒布袋里。

    下一个绒布袋里是一套小煎锅,同样有大中小三个尺寸套在一起,尺寸和煮锅一致,也是折叠把手,同样有配套的轻薄金属盖子。

    最小的煎锅里也挤着一双白色线织手套。因为煎锅比较浅,手套在里面被压缩到最小状态塑料封袋都被挤破。

    不管是煮锅还是煎锅,都是相同的金属材料制成,上手份量很轻,涂层没有色差都是石青色。因为煮锅同样可以当煎锅用。这套煎锅海贝也只取了一个最大的。

    海贝继续往下拆。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袋子。

    这个袋子里是三套便携式金属餐具。每套餐具还各自配了一个专门的帆布收纳小包,包上有挂绳和固定孔。

    收纳小包里有两件东西。一件是一双可伸缩的金属筷子,一件是个组合餐具。

    这个餐具收纳状态时只有手指长,却能依次弹出叉子、勺子、餐刀、开罐器。

    三套餐具里海贝只需要一套,其它的都可以留作备用。

    整个黑色收纳袋拆完,海贝感觉十分惊喜,因为这套东西没有任何使用痕迹,竟然全部都是全新的。

    暂时不会用到的部分使用干净的快递袋装起来,为了防止受潮,封口处用胶带密封。绒布包这样的东西积攒多了同样可以拿来拼制衣服。

    一边封装暂且用不到的备用库存,一边愉快地哼起轻快的曲调。

    收获全新的餐具真的是件让人格外愉悦的事情!

    第38章

    拿出成套的炊具后,金属箱子里还剩下一半的空间,里面依旧有不少东西。

    海贝选择了一个比较让她好奇的选项,是一个长筒形状的黑色收纳袋。这个收纳袋又长又鼓鼓囊囊,很难猜出这里面是什么。

    从细长收纳袋的一端解开拉紧的束带。这个收纳袋里是个可伸缩的黑色烤漆鱼竿。

    如今鱼竿处于收缩状态,整个长度只有大概三十五厘米长。鱼竿展开后最长可以到一米多长。

    这是一个比较小巧型的鱼竿,非常适合现在的海贝使用。只要遇到鱼群,坐在漂流船的台阶上就可以垂钓。

    而且这个鱼竿还配有有轮座和渔轮,即使遇到大鱼也能轻松应对,拉扯间不用担心鱼线割破手掌。

    除了鱼竿,袋子里还有一筒五卷新鱼线、一包不同款式的塑料仿真诱饵、一包不同规格的鱼钩。

    海贝不是钓鱼爱好者,对这些东西没有什么研究,分不清这些诱饵和鱼钩都各自有什么讲究,只知道自己喜获一套钓鱼装备。

    鱼竿下方放着个比较大的方形黑色收纳袋,袋子看起来很有厚度,海贝原本以为这个大小会是个折叠小方凳之类的东西,没想到打开收纳袋之后收获了一个折叠地笼。

    这个可折叠的捕鱼网看起来大概只能捉点小鱼小虾。太大的鱼虾也钻不进去。

    海贝在船舱里把青绿色的折叠地笼全部拉伸开。方形的金属框带着细密的青绿色渔网一节一节展开,铺满船舱。

    折叠地笼的金属框大概有三十厘米宽。渔网一共有九个金属节,其中七节有专门的进鱼口。

    进鱼口是经过特殊编织的渔网,只要鱼虾通过进鱼口进去就很难再出地笼。

    折叠捕鱼网全部展开有六米左右长,总体重量有三斤左右重,中间都是方形网节罩着细密的渔网,两头的渔网则收成圆锥形。

    漂流船又喜迎可以长t期使用的新装备。这个地笼如果能装满鱼获,至少够海贝吃上几天。当然,每天能有几条小鱼吃也很满足。

    装着折叠地笼的收纳袋里还装着一把拉绳和一把修补渔网用的补网绳。两种绳子都有很大一束,足够日常使用。

    海贝研究了一下,决定先把地笼给放下去。

    挂在周边护栏上的矿泉水瓶子长期没有收获,一直在不停浪费饵料。这么多的瓶子,每次查看又需要耗费比较多的时间。

    海贝决定把这些瓶子都暂且收回来,以后剖鱼产生的饵料全部扔给地笼。专门制作的折叠地笼收获的可能性,比没有专门处理过的塑料瓶强得多。

    借着微弱的月光,海贝收起周边护栏的塑料瓶,倒干净瓶子里的海水,暂且先把这些瓶子挂到二楼的护栏上风干水分。

    地笼投放前最好先能放置一点饵料。如今能产出饵料的只有今天刚刚收获的大八爪鱼。

    那就先把捕获的大八爪鱼给剖了。不能吃的内脏都扔进地笼。八爪鱼里不能吃的部位并不多,怎么看这点饵料都有点可怜。海贝狠狠心又扔进去一条青白鱼的鱼干。

    希望鱼虾们也会喜欢吃鱼干……

    放好饵料的地笼就挂在漂流船台阶旁的护栏上,这个位置收放地笼都比较方便。虽然地笼的网眼又密又小,但地笼总共才这么大,在这汪洋大海中,完全不用担心地笼成为“断子绝孙网”。

    地笼整个垂直扔进海里,地笼的底部塞进去几个空海螺壳,于是底部很顺利地沉底。

    因为护栏高出水面不少,渔网上部便有一部分露出水面。要是捕到小鱼,小鱼还能利用这部分浮出水面呼吸。

    地笼里附赠的麻绳完全用不完,海贝便把多余的部分绑在护栏上。备用的补鱼网线则是收到夹层储物室。

    拆完放置地笼的收纳袋,金属箱子里只剩下最后一个收纳袋和几个金属质地的瓶瓶罐罐。

    最后一个收纳袋里是一把折叠鱼枪捕鱼器。捕鱼器折叠后大概有不到半米长,配有三支普通鱼鳔、三支飞鲨鱼鳔和六根8股厚皮筋。捕鱼器带有渔轮,渔轮里有配置好的线,不用担心鱼鳔轻易丢失。

    剩下的就是各种金属瓶瓶罐罐塞在各种角落。其中三个绿色圆形金属罐子,和圆形罐头形状相似,上面使用的是内嵌的扣盖。

    使用这种盖子,感觉里面大概率不是罐头。因为密封性是个大问题。

    海贝轻松撬开扣盖,割开上面密封的锡纸封层,闻到熟悉的固态酒精的味道。

    三个金属罐子不管是外形还是重量都一模一样。看来这三个罐子里都是固态酒精。里面的酒精使用的时候只要挖出合适的大小投入酒精炉就可以。

    然后是一个好像卷轴一样的长条形金属盒。这个盒子有小臂长短,圆筒状金属盒子的顶端是个需要拧开的螺旋盖子。

    拧开最上面的金属盖,里面是五十支不锈钢烧烤签子。不锈钢签子一头尖锐一头圆润,尖锐的一头都朝下摆放。

    不锈钢烧烤签子同样也是全新的。大概这个行李箱的主人原本是打算去旅行垂钓吃烧烤吧。

    这把签子不仅可以拿来吃烧烤,在海底的时候拿来叉鱼也很方便。尖锐的签子足以扎透虾蟹的甲壳。

    金属箱子里越来越空,最后只剩下两样东西,一个是方形金属盒,另一样是三个矿泉水形状的金属瓶。

    海贝先打开方形金属盒子,再次收获一盒规格不等的钓钩。

    最后只剩下三个金属瓶,金属瓶比普通的矿泉水瓶子要小,造型细长,容量也就有两百毫升左右。

    三个金属瓶都是全新未开启,瓶口的拧盖还是和下方连接的状态。入手沉甸甸,三个金属瓶的重量又有所区别,那大概率是因为里面的东西重量不同。

    海贝把三个金属瓶全部打开。三个金属瓶里分别装着烧烤撒料、辣椒粉、盐。烧烤料和辣椒粉虽然有些放置过久的味道,但依然可以吃。盐粒则是完全没受到时间的影响。

    真的是非常完美的烧烤套装!今晚的晚饭有着落啦!

    第39章

    今晚的月光不错,可以提供微弱的照明,即使入夜也不影响海贝准备晚饭。

    如今可用的东西变多,海贝准备把烹饪食物的过程转移到船舱里,这样也能在夜里给船舱增加一点温度。

    而且在室内吃饭总比在室外吃饭更安全,说不好从天而降的泥浆什么时候造访。

    室内生火最重要的是安全,不仅要通风,还要找个合适的位置生火。

    船舱的角落里堆着三袋子晒干的海沙。这是为了随时扑灭火焰而准备的工具。

    海贝用海沙填满大半个铝制饭盒,再把酒精炉半埋进沙子里。

    为这个灶台选择的烹饪地点是厨房储水箱的出水处。这样即使是不小心引燃其它东西也能迅速灭火。这位置旁边还有推窗,可以在焚烧燃料的时候开窗通风。工业酒精烧起来多少有点有毒气体,在通风的环境里燃烧总是更安全一些。

    虽然暂时没有水池和水龙头,但可以把充气水池放在出水阀的下方接水,就不用担心水在船舱里溅得到处都是不好打理。

    虽然还有不少固体酒精块,海贝依然决定先使用已经开封的金属罐子里的酒精。罐子已经开封,以扣盖的密封性而言,里面的酒精怕是散逸得比密封的酒精快得多。

    挖取酒精之前要先处理食材。漂流船没有冷库,那除了今晚要吃的部分,剩下的最好储存起来,要不然容易变得和青白鱼鱼干一样。

    这次意外收获的八爪鱼格外大,可能因为生长的年岁比较长,八爪鱼的表层看起来里麻麻赖赖像是沾满了泥浆。这个皮看起来非常影响食欲。

    海贝如今已经不是当初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饥荒时候,于是决定吃得奢侈一点,把八爪鱼的皮都扒下来扔进地笼当诱饵。

    八爪鱼已经在二层的护栏上挂了一阵,表层已经没有什么水分。头部去掉内脏本就只剩下一个空腔,如今再扒掉皮更是缩水不少。

    一个空腔再加上八条须子,撕下来的皮在饥饿的时候都够饱餐一顿。如今海贝只打算把它们当鱼饵。

    天色已晚,海水也冰凉刺骨,撕下来的皮扔到后面甲板上的海螺壳上,等明天再投入地笼。

    脱去外皮的八爪鱼肉很是漂亮,雪白细腻富有弹性。

    海贝斩下两条须子,又切下一块空腔,剩下的部分都收到塑料桶里,暂时收到随身空间。空间里装不下的工具则是先安置在船舱角落。

    新得的磨刀石上淋上水,短刃磨了几下后更加锋利,刀锋轻轻一推就能破开八爪鱼的肉。

    雪白的八爪鱼肉切成大块,然后串在烧烤签子上。沥水盆暂且充当碗盘。所有的肉块串完,海贝又回头在肉块上划出花刀,以便撒料可以入味,也能缩短烤制的时间。

    架设好的酒精炉挖入足量的固体酒精。海贝不舍得霍霍新得的餐具,于是依旧挑了一个尖贝壳挖取固态酒精。

    刮擦镁棒,火焰点燃,焰火一下子扑腾起来窜得很高。酒精炉的外扩架太低,用来烧水做饭还行,肉块架上去能直接烧成炭。何况海贝也不打算拿酒精直接烧烤。

    固体酒精大部分都是直接取材于工业原料,拿它的火焰烤制食物直接食用也不安全。固体酒精并不能完全替代木炭,所以海贝并不打算用明火来烧烤

    因为没有食用油,直接用炊具烧烤对炊具的损坏会比较大。所以这次海贝依旧选择使用贝壳作为烧烤板。贝壳嘛,海底找一找总能有收获。

    用来烧烤的贝壳来自船舱后方的甲板,海贝找出了三个足球大小的扇贝壳,扇贝壳的中心微微凹陷,大小合适,架在酒精炉上正好能盖住火焰。

    烧烤签子上的肉块撸到贝壳上。再倒上一点清水。蒸腾的水雾带着浓烈的鲜香在火焰上袅袅升空。

    足球大的扇贝壳一次能容纳五根金属签子的肉块。撸干净的金属签子用压缩毛巾擦干净,然后收回盒子里。

    八爪鱼的肉块串到烧烤签子上,只是为了能更好地给肉块切十字花刀。

    因为海贝还没有完全习惯海上摇摆的生活。如果肉块没有固定在金属签子上,海贝完全做不到快速完工。

    切好的雪白肉块就像绽放的绣球花。虽然十字格大小不均,但至少中心部位都没有切断。

    雪白的肉块被滚烫的t蒸汽烫熟,切成十字格的肉块缝隙里流淌出鲜香的汁水,汁水汇聚在凹陷的贝壳内。

    海贝拿出伸缩筷子,手脚麻利地给肉块翻面。

    扇贝壳里的水滚滚沸腾蒸发成水汽,壳底很快被烤干。水分烤干后,肉块由煮变成板烤,绣球花的花瓣很快萎缩蜷曲,贴着贝壳的部分若是翻面不及时就会粘附在贝壳上。

    八爪鱼的肉块随着烤制时间的增长逐渐缩水。肉块八成熟的时候,海贝才拿出撒料瓶,捻了一撮烧烤料均匀在肉块上方抛洒。

    撒料如漫天飞雪,飞入肉块的十字花刀。

    撒完料,海贝才用一块干净贝壳在肉块上挤压。肉块中最后的汁水在强烈的挤压下再次渗透出来,一滴一滴带着烧烤撒料的粉末滚落在炽热的贝壳上。

    汁水滴落的瞬间被烤干,只在壳上留下一个微焦的印子。复合的香料味道被高温再次激发,因为海鲜汁水的加入让味道更加霸道逼人,让海贝瞬间梦回烧烤摊。

    海贝抽抽鼻子,利落地给所有肉块再次翻了个面。

    翻上来的一面已经被烤出焦黄色。因为肉块没有腌制,底色依旧是洁白如凝脂。这内里白嫩、表皮微微焦黄的样子,让海贝莫名怀念起煎豆腐。

    烤好的八爪鱼夹到崭新的煎锅里,海贝给大贝壳加水,再次撸入一份切好的肉块。

    趁热先尝一块成品。

    八爪鱼空腔微焦的表层有几分硬脆,再往里的部分则是弹压有嚼劲,撒料和八爪鱼本身的汁水混合成一层香味浓郁的调味层。

    牙齿把肉块从中间切开,内里还没被切开的部位依旧是奶白色,入口绵软,软到几乎只用舌头就能将之碾碎。内里依旧有部分汁水被锁在内部,汁水里只有最原始的鲜香味道。

    整块八爪鱼肉块在口腔里相遇的时候,鲜香的汁水沁透焦脆的硬壳,霸道的香料为绵软的口感带来回味无穷的变化。

    而须子烤制的肉块又多增加了一层口感,因为吸盘烤制后口感更脆,韧性更加。

    三个扇贝壳全部用废。一顿晚饭吃到三更半夜才恋恋不舍地结束。

    第40章

    第二日起床,依旧是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

    因为昨日吃到比较晚,海贝起得比平时更晚些,此刻还没有完全睡饱,只能挣扎着从暖和的被窝里爬起来。

    昨日美餐一顿,今日起床后肚子还没有什么饥饿感。夜里也是一夜美梦。

    挣扎着起床后先简单地做个洗簌。船舱里还弥漫着海鲜小烧烤的香味。海贝用力吸了吸鼻子,汲取空气中的美好味道。感觉像是刚起床又吃了一顿美味的小烧烤。

    打理干净自己,海贝想起昨日扔在外面的八爪鱼皮,先去处理船舱后方已经有些味道的八爪鱼皮。

    这些皮整块从八爪鱼上撕下来,海贝也懒得再细致分割。

    这些八爪鱼的皮最好尽早放进地笼里,有了诱饵才有捕获猎物的可能性。

    在处理地笼之前,海贝先环视了一下今日路过的海域,确定一下这片海域是否安全。

    今日路过的海域看起来水质不错,一眼可以看清水底。

    水底长满了五颜六色的珊瑚和海葵。海葵的触须随着水流摇摆,让海底更增添了几分灵动的美丽。偶尔也会有小鱼小虾从层层珊瑚中游出来,一不小心就会成为个头稍大一点的鱼的食物。

    海贝靠在护栏旁看了好一会儿,水底不仅有游鱼虾蟹,还能看到个头异常庞大的贝类和螺类,看起来比海贝之前收获的海螺还要更大一点。

    这地方一看就是个资源异常丰富的海域。原本这样富饶的海域能诱使海贝放下手头的计划,直接跳下海享受丰收的快乐。

    然而远处的水底,海贝视线所及的地方,却有几条身形和海贝差不多大小的游鱼在缓慢游弋。

    这些鱼通体淡墨色,嘴部外凸,尾巴看起来也十分庞大有力。虽然此刻这些大鱼的游速个顶个的慢悠悠,然而仅凭个头,海贝就不敢低估了这些大鱼的杀伤力。

    海贝立即歇了今日下水的念头。虽然现在手上有鱼枪,可以这些鱼的个头,怕是皮糙肉厚到鱼枪根本扎不破大鱼的皮。

    万一这些大鱼是食肉动物,那到时候就说不好谁是谁的大餐了。

    不能下水,想投放饵料那就只能把地笼从上头整个拖拽上来。

    海贝先把地笼拽到台阶上,这才解开绑在护栏上的部分,把地笼整个放在甲板上。

    地笼里有专门用于放置饵料的饵袋,饵袋的位置更加有利于诱使猎物爬进进鱼口。八爪鱼的皮分别放进饵袋。

    地笼再次绑好悬挂在护栏上,然后整个扔进海里。海贝默默祈祷,地笼千万别引起大鱼的兴趣,只要安静收获几条小鱼几好。

    处理完地笼,也了解了大致的环境,就可以准备吃早饭。昨日已经吃过小烧烤,烧烤吃多了会上火,早饭可以吃清淡一点。

    总吃一种东西难免无聊,海贝取了一管绿草黑贝膏,准备和八爪鱼一起吃。

    昨日收获的八爪鱼,单单是须子就有婴儿拳头粗,切块肯定不易煮熟,切花刀过于麻烦。早上的光线比较好,海贝选择把八爪鱼肉切成薄片。

    雪白色的肉片堆进汤锅,先用海水煮开,锅里漂浮起一堆白色沫子。焯过水的八爪鱼片倒进沥水筐里淘洗干净,汤锅也涮洗干净重新加入海水。

    沥水篮里的八爪鱼片加入汤锅重新煮沸。海贝又取出一块压缩饼干,用短刃切下一个边角,然后把这块压缩饼干用羊角锤砸碎,同样投入汤锅。

    想起储物间里被冷落了很久的储备粮。虽然不太想吃青白鱼鱼干,但长丝水草干还是可以来一点。

    快步走进储物间,抓取一把长丝水草干加入锅中,然后就是不停搅拌。

    压缩饼干遇水之后膨胀,在不停地搅拌中融化成奶黄色的糊糊的模样。坚果香和谷物的香味随着加热越发浓烈。

    感觉锅里的东西都已经煮熟,海贝这才打开绿草黑贝膏,谨慎地只加了一小半。

    绿草黑贝膏本就有浓烈的海鲜调味,想来可以为八爪鱼片注入更丰富的味道。

    所有的食材在热锅里相融,变成一锅谷物香和海鲜香交织的海鲜粥。

    因为绿草黑贝膏的特殊质地,加热后锅里的液体出现明显的胶质化,锅里的液体质地变得更加浓稠。

    各种材料在其中交织,仅看外表就像加满了丰富材料的藕粉。各种材料间的底色带着一点浑浊的半透明。真是越看越像藕粉,只不过是海鲜大杂烩味的藕粉。

    起锅后熄灭酒精炉。有了酒精炉之后,固体酒精用起来更加节省。酒精炉只要盖上就能熄灭,打开盖子也能重新轻松点燃。

    端着汤锅浅尝一口海鲜粥。八爪鱼片和绿草黑贝膏的味道非常融洽。八爪鱼片已经煮至绵软,薄片的两面裹满了浓稠的汤汁。

    这汤汁里既有鱼贝类类的鲜香,又有压缩饼干融化后的油香面糊,胶质化的绿草黑贝膏带来银耳煮化后的口感。偶尔吃到的长丝水草算是格外点缀的口感。

    海贝大口吞咽,一大早就胃口大开。

    然而海贝高估了自己的饭量,努力再努力也只吃了一半就吃饱。估计是因为不管绿草黑贝膏还是压缩饼干都是异常饱腹的食物。而且锅里还有大半锅的八爪鱼片。

    给汤锅扣上盖子,剩下的半锅可以留待下一顿继续吃。

    早饭的东西才刚刚收拾好,海贝突然感受到船体受到剧烈的冲击。整条船都在剧烈摇摆。没有固定住的东西滚了一地。

    海贝稳住身形,走出船舱查看,原来是和自己一样大的大鱼正在攻击地笼,可能是被地笼里的饵料吸引。鱼身在摇摆时撞击着漂流船外的软胶层。

    大鱼的体积庞大,每一次的剧烈攻击都掀起庞大的水花,漂流船的外侧甲板被大鱼拍打上来的浪花弄得湿漉漉。

    大鱼张开嘴时露出两排尖锐的雪白牙齿,一看就不是吃素的。不过大鱼的嘴还是不够大,无法整个吞咽下地笼,这也是地笼得以幸存的原因。

    不过地笼可禁不起这样大的鱼的持续冲击。海贝不得不顶着剧烈的摇摆把地笼拽上甲板。好在地笼也不算太沉重,所以只是费点力气就能把它拽上来。

    没有了地笼以后,大鱼可能是感受不到食物的存在,不再单门攻击一个地点,却也不肯离去,而是绕着漂流船游动,不时还用尾巴给船体狠狠来上一下,让漂流船再次剧烈摇晃。

    海贝见大鱼徘徊在漂流船周遭迟迟t不走,也忍不住有些见猎心喜,想试试能不能捕获它。

    虽然新收获的鱼枪大概率穿不透这条鱼的鱼皮,但不妨碍试一试。

    海贝给鱼枪上好鱼鳔,对准大鱼的腮部开合处扣动机关。大鱼游来游去,海贝又未曾经过专业的训练,鱼鳔落在了大鱼的背脊处。

    背脊处是粗糙的淡墨色鳞片,单视觉上来看就很难攻破。鱼鳔不出所料地没能制造出伤口。鱼鳔顺着背脊滑落入海,被海贝快速扯着绳子拽回来。

    果然鱼枪的杀伤力太小,根本无法射穿。

    大鱼似是被这一次的攻击激怒,开始使用庞大的身躯撞击漂流船固定一点,漂流船晃动的比之前更加厉害,海贝都不得不抓紧护栏稳住身体。

    可不能任它这样攻击下去,万一撞坏了漂流船也是件异常麻烦的事情。鱼枪再次上好鱼鳔,这一次,海贝冒险近距离瞄准大鱼张大的口腔。

    鱼鳔如愿以偿扎了进去,但是因为两排尖锐牙齿的阻隔,鱼鳔扎得不深。大鱼疯狂挣扎游向远方,鱼鳔很快脱钩。

    海贝抓紧时间撤回鱼鳔,然后才去看游远的大鱼。

    大鱼游出上百米后在原地徘徊,红色的液体在清澈的海水中晕染开。远处的大鱼循着味道接二连三围拢上来张嘴撕扯。转眼间最初的大鱼旁边就有将近二十条大鱼聚拢。

    最初撞击漂流船的大鱼从奋力挣扎到被啃食到气若游丝到只剩下骨架,也没有花费太长时间。

    光秃秃的鱼骨沉入海底,成为小鱼小虾的食物。

    一群大鱼大快朵颐吃饱喝足后又懒洋洋散向四面八方。游动的速度缓慢又惬意,完全看不出它们刚刚有何等凶残地进食,何等迅猛地争抢。

    海贝看得目瞪口呆,庆幸自己没有贸然下水。看来今日不仅自己不易下水,连地笼也不易再下水。

    好在船上的储备粮够自己吃上好长时间,海贝的心态很是随遇而安。

    收回船上的地笼被转移到后方的甲板,然后依旧绑在护栏上固定。经过大鱼的激烈撞击,海贝痛失一些空贝壳,不少贝壳被撞到海里,不过损失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重新固定好地笼之后,海贝才有心情好生看看地笼里有没有鱼获,然后发现地笼会引起大鱼注意,果然不仅仅是因为之前放置的饵料。

    地笼里一共有一条巴掌大的大鱼,两条手指长的小鱼,三只比手指还长的大虾。

    大鱼可能是因为受到大虾的围攻,身上有了不少伤痕,鱼皮都被大虾的钳子夹破。可能是因为这样才引起大鱼的兴趣。

    这么点东西也就够一顿吃的,正好可以午饭的时候拿来加餐。小鱼和小虾都暂且放在塑料桶里,完全足够养活到中午。大鱼虽然已经遍体鳞伤,放在水里大概也还能撑到中午。

    接下来的时间,海贝不打算做什么再引来大鱼对峙,闲着也是闲着,还是继续拆盲盒消磨时光吧。

    海贝回到船舱里,在越来越小堆的快递袋里捡出一个,用短刃割开封口。

    这个袋子看起来不大,但入手非常沉重,摸上去确又不太像是成型的金属器具。

    袋子打开后,海贝收获三个粉色的暖手蛋蛋壳和三十个暖手蛋的芯子。

    如果海贝没有猜错的话,暖手蛋的芯子里装的应该是铁粉。这种小东西也算得上冬日应急的实用小工具。

    这些东西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正常使用。想验证能不能正常使用,最方便的做法莫过于亲自拆开一个试用一下。

    粉色的暖手蛋上遍布镂空的花纹,大小正好适合握在手心里。

    暖手蛋的开口处在下方,需要使用东西撬开。最合适的工具往往是硬币。海贝没有硬币,但是有一字口的螺丝刀,同样也能撬开。

    撬开后暖手蛋一分为二,露出里面的空腔。

    然后拆开一个芯子的塑料外封,将里面的芯子对折起来,塞进暖手蛋的空腔,就可以将壳子再次扣死。

    在对折暖手蛋芯子的时候,海贝发现装有铁粉的袋子还没有板结成块,这意味着这个芯子有很大的概率可以继续使用。

    果然,静等几分钟后,蛋壳拥有了温暖的热度。因为现在的气温恰好不热不冷,海贝握着取暖蛋很快就手里冒汗。

    这套东西果然是可以使用的!

    暖手蛋可以在天冷的时候作为取暖的工具。铁粉使用过后也可以当做废弃金属处理给漂流基地,这一袋东西可谓是血赚。

    海贝找了个相对干燥的地方储存这些取暖蛋。

    怀着振奋的心情再选出一个袋子。

    这个快递袋入手轻飘飘。感觉不用打开就能猜到里面是什么。

    海贝拆开快递袋,收获了一个透明软胶壳的手机壳。手机壳的背部有大圈镂空。这东西目前对海贝的唯一价值,就是当做废旧塑料交换给漂流基地。

    再接再厉,摸起第三个快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