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财帛 他们正在算今天的收入!
江盼几人回家, 他让林萍萍做饭,他和林进宝去收鸡,林进宝对村里熟, 知道哪家的鸡好。
明天得准备三只的量!
这次来的是村里两个独居老人家里, 男人名叫林长青, 虽拐着弯儿,按着辈分江盼他们还是得喊一声四爷爷。
林长青两口子生了两个儿子, 前几年都上战场没能回来。
老两口年纪大了, 种不了多少地,就养养鸡,平时卖卖鸡蛋。
日子也得继续。
江盼他们来的时候,林长青两口子正在菜园子里锄草。
林进宝跟村里人都熟,进门就喊:“四爷爷, 忙着呐, 我们来买你家鸡了。”
林长青两口子从菜地里出来, 就看到江盼二人从院子大门进来。
他们认识林进宝, 倒是江盼以前不怎么跟村里人打交道,一时叫不上名字。
林长青跟林进宝确认:“你是二柱家那个小子吧, 好一阵没见你了。这身边这个是……?”
林进宝:“这是我大伯家的,叫江盼,今天是来帮他买鸡的。”
“哦哦,原来是江燕家的那个, 怪不得比你们都长的好看。”
林进宝:“……”
这也能遭到攻击?
“四爷爷,我们看看你家鸡, 要是有多的,我们想买三只。”江盼温声道。
林长青:“我们家鸡是多,但都是要用来下蛋的, 不往出卖。”
“不下蛋的也行,我们是用来吃的。”
林长青上下打量了一遍江盼,眼神带着责怪,似是不满江盼这么过日子,哪能一下吃三只鸡。
江盼见此耐心解释道:“四爷爷,这几天庙会,我做了点吃食卖,给家里添补点进项。”
听江盼说卖鸡是用来做吃食往出去卖的,林长青就高兴了,他怕年轻人不会过日子,有几个钱就想往外花。
林长青高兴了,就领着他们去看鸡。
鸡果然比较多,长的也都壮实。
江盼不知道哪些下蛋那些不下,便让林长青直接挑:“四爷爷,您帮我找三只能卖的,就按市场价,一只给您二十八文。”
林长青抓了三只比较圆润的,帮着剪了翅膀,绑了鸡脚放进背篓里。
江盼按一只二十八文给钱,林长青不要:“不用这么多,你说的那个价是下蛋的鸡,这三只都不下蛋了,你一只给二十五文就行。”
江盼坚持,没道理买别人家不下蛋的鸡花二十八文,买两老人的反倒还少给。
“四爷爷您就拿着吧,我以后要的鸡多,您都给我留着,我直接上您这儿拿。”
林长青这才接了过来,只是等江盼他们走的时候,又给了他们一大堆菜。
“我想起来,你们上个月刚搬到村头,想是也没种菜,以后想吃菜就上四爷爷家拿。”
“嗳,谢谢四爷爷。”
回家路上,碰到几个赶庙会回来的人。
像是没想到江盼这么早就到家了,早上还看到他推着车去摆摊呢。也不知道是生意太好还是卖不出去早早回家。
于是好奇打探:“江盼,你们东西卖完啦?这么早就回家?”
江盼:“今天准备的少,卖完了。”
“乖乖,你卖那么贵都已经卖完了,想必赚了很多吧。”
“也就赚个辛苦钱,各样成本下来不赔就算好的。”
路人心里平衡了:“也是,生意也不是那么好做的,慢慢来。”——
江盼二人回到家,林萍萍已经做好饭。
简单吃过饭,开始准备明天要用的。
东西都做过一遍,再准备就轻车熟路。
装酸梅汤的桶就那么大,酸梅汤没法多加,就按昨天的量。
珍珠圆子可以多做点,这个小孩姑娘都爱吃,还有专门要一竹筒珍珠圆子的,江盼打算多做点,明天一竹筒卖二十文!
冷串得多准备,鸡三只,猪下水也多买两斤,时远归给的腊肉也多放点,这些都准备好明天早上煮。
再就是素菜也加量,好在昨天摘的多,今天不用再去摘一趟,清洗完就开始串菜。
竹筒得多带点。
今天全部带了二百个竹筒,最后不太够,冷串只能不要竹筒二十文送一串,三十文送二串,依次类推往出去卖。
看样子明天回来就得再去砍竹子,做竹筒。
该准备的都准备好,林进宝打算回去了。
江盼将一个篮子递给他:“这里面有一盆冷串,荤素都有,没有串签子。虽是边角料,但东西不差,味道都一样;还有一壶酸梅汤,你带回家去吧。”
林进宝见天的给他干活,虽然他打算庙会结束一起给他结算工钱,但这几天林进宝在家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让带点东西回去,多少能堵一下赵桂芳的嘴。
林进宝沉默片刻,接过篮子,也没多说什么:“成,我明早还是今天这个点过来。”
林进宝回到家,家里正在吃晚饭。
今天都去逛庙会了,回来的晚,吃的就晚。
看这几天神出鬼没的人这个点回来,林秀阴阳怪气道:“哟,还知道回来啊,这可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可惜了,你说不吃这个家的饭,就没准备你的份儿。”
林秀那晚也醒了,听到了林进宝和她娘的争吵。对这个哥哥也是有气的。
这会捡着机会可不就开始嘲讽。
孙巧巧尴尬,晚饭是她做的。
自从上次林进宝跟赵桂芳吵完架后,就是晚上回来睡个觉,白天都是不见人的。
有好几次她准备了吃的,结果林进宝没有来,反倒被林秀知道后冷嘲热讽几次,后面就不好多做。
只是没想到林进宝今天这个点会回来。
孙巧巧起身,让林进宝坐:“进宝你先坐着吃点菜,嫂子去给你煮碗面。”
林秀嗤笑:“呵,二嫂你就省省吧,人家天天跟着江盼吃肉,可看不上咱们家这些清汤刮水。”
一桌子人脸色不尽相同。
林家二老是不咋关心江盼几个的,这会听江盼家天天吃肉,除了觉得花钱大手大脚也没多大感受。
林二柱是那晚知道赵桂芳和儿子吵架的,想到这些年确实对林进宝忽视良多,一时有些愧疚。
只是他也没法子多说什么,只能跟以往一样沉默。
赵桂芳是那种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会承认的。反倒觉得林进宝这几天是在跟她赌气,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林进宝就不应该反驳自己。
这会儿看林进宝从进来都不看她一眼,更是越发不快。
林钱来是不满自己媳妇多事,有些责怪的看了眼孙巧巧。
林进宝将众人反应尽收眼底,觉得很讽刺。这个家里唯一关心他有没有吃饭的,竟然是二嫂这个嫁进来的人。
他将手里的篮子递给孙巧巧,语气淡淡:“二嫂不用忙了,你坐着吃吧,我吃过了。这是江盼让带回来的,里面的菜可以直接吃,还有一壶酸梅汤,你们喝了吧。”
说着不再理会众人,打算回屋。
谁知林秀见林进宝对她彻底无视,直接破防:“成天跟着江盼混日子,看你们能混多久。天天好吃好喝的,等把分家得来的那点东西挥霍完,可别再来求我们家。”
林进宝真觉得林秀已经没救了。
他停下回屋的脚步,怜悯的看着林秀:“别再用你那些浅薄的见识揣测他人,只有你见天的混吃等死。人家萍萍都知道自己做花环拿出去卖钱。”
“你又做了什么?除了搬弄是非,东家长西家短,你还会什么?”
“还有,你看不上的江盼,我带来的这些东西都是他做的,人家靠着这些东西光今天的进账就不少于一千文。你还在这儿做着人家求到你头上的美梦,等下辈子吧。”
说完,也不看众人的脸色,直接回屋。
林秀脸一阵红一阵白,又碍于林家二老在不好直接发火,憋的眼睛都红了,好不委屈。
众人一时沉默。
孙巧巧看着篮子里的东西,不知该怎么处理。
试探着问赵桂芳:“娘,这东西……”
“放桌子上吃吧。”说话的是林老头。
孙巧巧得到答复,将冷串放到桌子中间,然后从厨房拿了几个小粗陶碗,一人倒了一碗。
林老头怀里的林喜抢先喝了一口,还不到两岁的娃,说话带着一股子奶气:“好喝,爷爷喝,喝。”
林老头:“好,好,喜喜知道孝顺爷爷了,爷爷喝。”
林老头喝了口酸梅汤,本来没抱什么希望,结果一口下去就沉默了。
然后他又夹了一筷子冷串吃。
众人都看林老头的反应,林老头吃完等了半响又喝了一口酸梅汤。
不确定的问孙巧巧:“进宝刚刚说,这是江盼做的?”
“是。”
又问:“说光今天一天进项就不少于一千文?”
孙巧巧也是不可置信,不过她还是回答:“进宝好像是这么说的。”
这下林老头沉默的时间更久。
过了好一会儿,他似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对赵桂芳道:“老二家的,你回头有时间了也上江盼屋头瞧瞧,虽说分了家,但不管怎么说,你都是他二婶儿。他们也没有种菜,你去的时候把家里的菜带一蓝吧。”
林老头一说,赵桂芳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不过她也正好想知道江盼他们的情况,于是顺着应下:“知道了,爹。”
林老头又看向林秀。
林秀正在嘴不停的吃冷串,冷不防被林老头这么一看,吓得立马坐直。
“爷爷,怎么了?”林秀问的有点心虚。
林老头:“庙会还有五天才结束,你明天也看看做点什么东西拿出去试着卖。”
林秀:“……”
“知道了。”
林老头:“吃饭吧,都尝尝江盼的手艺。”
这天晚上睡觉时,林老太问林老头:“老头子,你今天让赵桂芳去江盼家是什么意思?”
林老头闭着眼老神在在地答:“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林老太不说话了,有点堵。
过了半天,终是忍不住,问:“好不容易摆脱那几个累赘,干啥又要来往?”
林老头:“你懂个什么!”
想想自己这媳妇,从来都是大小事不分,只顾眼前利益;不过又想两人一起过了四五十年,终归是自己枕边人。
便耐着性子跟老林太解释:“进宝今天说的话你也听到了,拿来的东西你也尝了,虽不知道江盼那小子怎么突然会这些,可就凭他一天有一两多银子的进项,就知他不是个省油的。”
“咱们家情况你也看到了,钱来书怕是读不出个什么名堂,农活干的马马虎虎。能干点活的进宝还跟他娘老子离了心,这家以后怕还是得指望江盼。”
林老太不服气:“可江盼毕竟跟咱们家没有血缘关系,都隔着姓呢。”
“无知!”林老头恨铁不成钢:“那江盼跟咱们没关系,不还有萍萍和安安吗?他们两个总姓林。你听我的总没错,要实在不待见江盼,就无视他,不许再说以前那些话。这样看来进宝反倒最聪明,你以后对进宝也好点。”
林老太还是不服气,不过也只能在心里想想。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江盼他们并不知道。
他们正在算今天的收入!
第27章 赚啦 不怕孩子没想法,就怕孩子不去想……
林进宝走后, 收拾完东西,三兄妹就钻到江盼的屋子点着油灯开始算今日进项!
酸梅汤因容器受限,只卖了一百三十七杯, 一杯五文, 合六百八十五文;珍珠圆子做的少, 卖了九十份,一份一文, 合九十文;冷串荤菜大概有九十签, 一签五文,合四百五十文;素签二文的有一百二十签,一文的有一百五十签,合三百九十文。
酸梅汤和冷串全部加起来,今日收入为一千六百一十五文。
再算成本:
两只鸡共五十六文, 两斤猪下水共二十文, 做料汁的油盐酱醋加起来有个七十几文, 不过一次能做两天的量, 算起来今天成本是三十五文。
酸梅汤配料和硝石分了六天的量,今天用了一天成本是十八文。
再就是今天没花钱的, 芝麻,一斤差不多要四十八文,辣椒目前无价,腊肉和蔬菜都是时远归送的, 竹筒竹签是自己做的。
还有一个是要给林进宝的工钱,之前说的是一天十文, 现在江盼打算一天按二十文结。
这样算下来,今天看得见的成本有两百七十多文;但是看不见的成本也很多,比如时远归送的肉和菜, 竹筒竹签;最重要的还是他们全家加时远归的劳动力。
今天的成本全部按五百文算,收入一千六百一十五文,净得一千一百一十五文。
时下一千文森*晚*整*理能兑换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净赚有一两多银子。
这可把三兄妹高兴坏了!
按一百文一串,共串了十五串,江盼放到家里放银子的盒子里。
下午在林长青家买鸡花掉八十四文,从今日收入里拿的,现在零钱就只剩三十一文。
江盼给林萍萍和林安安一人拿了五文,让买零食吃。剩余的二十一文装钱袋,随时用。
林萍萍不要,并她的五文一起给了林安安。
林萍萍:“哥,我不要,给安安吧。你忘啦,我今天也挣钱了!”
是啊,林萍萍也挣钱了。
林萍萍今天全部卖出去三十六条手链,共收入六十二文。
她自己留下十二文,把剩下的五十文给江盼。
“哥哥,这钱你存着,咱们家里用。”
江盼:“你给你自己存着,以后你和安安的零嘴就靠你了。”
林萍萍就收下了,想着等存多了一起给哥哥。
今天入账一两多,兄妹三人都很高兴。
一会儿觉得钱太好挣了。
一会儿又担心明天没人卖。
一会儿又希望接下来几天多卖点。
兄妹三人都在各自的胡思乱想中睡去——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今天江盼他们收拾的不慌不忙。起的比昨天晚,收拾完还比昨天早。
等林进宝过来吃了早饭,四人就前往庙会的地方摆摊。
包子摊老板来的最早,还是占的原来位置。
看到江盼一行几人,老远就打招呼:“这儿,这儿,给你们留了位置。”
因昨天卖的实在火爆,江盼他们刚到,就有人等在旁边准备买串串和酸梅汤了。
“我要五十文的,荤素老板你看着搭配。”
“我要一杯酸梅汤,可以多加点珍珠圆子吗?”
“素菜十串,荤菜五串,再来一杯酸梅汤,一起送到对面馄饨铺。”
经过昨天一天,江盼和林进宝配合默契,林进宝负责拿东西,江盼负责算钱收钱。
一上午忙忙碌碌,终于到中午饭点。
冷串准备的比昨天多,剩的还比较多;酸梅汤量跟昨天一样,到现在也就只剩个底。
江盼见这情况觉得只买一上午有点可惜,下午正是天热人多的时候,琢磨着晚上回去想办法多煮一桶。
正这么想着,前面来了一位客人,江盼一看昨天来过,于是笑着问:“嫂子,今天珍珠圆子有多准备,要来一份吗?”
眼前客人就是昨天想单独要一份珍珠圆子的,没想到江盼还记得她,有些惊讶,毕竟这一天人来人往的,这个摊子生意又好。
被人记住毕竟是一件开心的事,王娘子笑着道:“小兄弟你眼力真好,这都能认出我。”
江盼乐呵呵:“那肯定得记住啊,我回去还专门多做了点珍珠圆子,一上午都没敢多卖,就怕万一嫂子您今天又来跑空。”
“小兄弟真会说话。”王娘子被江盼哄的哈哈大笑:“你这一份打算怎么卖?”
江盼:“嫂子你也看到了,我这一小勺就一文钱,实在是材料难得,工序复杂。但既然您都来了两次,我怎么也得给您让一份。一竹筒您给二十文,不会让您吃亏。”
王娘子琢磨了一下比加到酸梅汤划算,实在是这个口感家里老人孩子都喜欢,而且颜色也太漂亮。
见江盼用来放珍珠圆子的大海碗里剩的也不多,就说:“你碗里这些连带碗,我五十文带走吧,多多少少的,小兄弟你就吃点亏。”
江盼看也没剩多少,顶多也就两竹筒,碗也不贵,便应下,用荷叶将碗盖严实,递给王娘子。
他又特意嘱咐:“嫂子,家里如果有牛乳或羊乳的话,加一起吃味道更好。用来跟米酒一起煮也行。就是老人孩子不可一次吃太多,怕不好消化。天气热,也不要放太久。”
“行,小兄弟你可真周到。”王娘子将铜钱递给江盼,又问:“我吃这个口感,有点像糯米,都糯叽叽的,只又不是糯米,不知是用什么做的,尤其是这颜色,真漂亮。”
江盼笑着摇头:“配料肯定不能跟您说,我就指着这个赚钱呢。不过庙会结束过几天我会去城安县摆摊,就在东市。嫂子要喜欢吃就多来照顾我生意,顺便帮我宣传下,我到时候给您多送点。”
“那行,过几天到东市找你.”
王娘子走后后面陆续又来了几个人,虽然冷串准备的比昨天多,但还是很早就卖完了。
今天有个插曲,对面卖烤串的丁熊富早上刚来没多久就给江盼又送了一把烤串,江盼尝过后就发现按着昨天他的法子改了。
他欣慰地想,听劝就行,能处!
粗略算了下今日进账能过两千文,开开心心回家——
后面又连着卖了四天。
期间江盼把酸梅汤多准备了一桶,冷串每天保持在四只鸡,三四百签素菜的量。
等庙会结束一算,江盼自己都吓了一跳。
进账竟然高达十两过一点银子,扣除成本和给林进宝的工钱,短短六天庙会竟然净赚七两三百六十一文!
这对江盼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只觉好不真实。
可仔细想想这段时间以来早起晚睡的,也值得!
家里分家时得的二两银子一直没动,几百文零钱这段时间做流动资金用了。
加上这几天挣的,存款全部有九两三百八十五文!
林萍萍将自己挣的钱数了七百文给江盼,凑够十两银子。
见江盼不想要,她便噘着嘴问:“哥,咱们不是一家人吗,一家人挣的钱放一起不行吗?我自己留十几文就已经很多了!”
林安安嘴里吃着糖,声音含含糊糊:“一家人!”
江盼见此笑了:“好,那就放一起,凑够十两,等再攒点,咱们就买一辆骡子,做个骡车!”
林萍萍、林安安:“好!”
见江盼收下她的钱,林萍萍喜滋滋的。
这几天她总共挣了七百二十三文钱,给了哥哥七百文,自己还剩下二十三文。
她打算给她买个绢花,以前看林秀戴过,就是不知道钱够不够。
说起林秀,林萍萍依旧气呼呼:“哥,林秀也太过分了,竟然照着我的东西抄。”
“你后面应对的不是很好么,萍萍真棒!”
这个事情是庙会第三天发生的。
那天早上他们刚到前两天摆摊的位置,发现林秀常用的位置旁边已经有人,卖的东西还一样,就连荷花这些都是照着林萍萍的摊子摆的。
林进宝一看这还了得,就要上去理论。
结果发现竟然是自己的亲妹妹,林秀!
气的林进宝说了林秀几句,让林秀去其他地方摆摊,谁知林秀非但不换位置,还理直气壮地说:“这地儿又不是她家开的,只需她在就不许我在,你到底是谁的哥哥?”
林进宝简直无语:“那你东西卖一样的就算了,摆放都一样的,你这不是存心找茬?”
林萍萍:“要你管,我乐意!”
说完还变本加厉,开始吆喝,一文钱一个。
林萍萍的一直是两文钱一个,三文钱两个。
这下两个摊子放一起对比,东西都差不多,林萍萍的就卖不出去了。
小姑娘都被气哭了。
江盼见此鼓励她:“你看,这个摆放的东西,是哥哥想出来的对不对?你也可以想象一下摆成其他的样子呀,还可以每天都换换。而且你也不一定只卖手环,你还可以做成其他的卖。哭有什么用,发挥你聪明的小脑袋,好好想想。”
林萍萍还真的一点就透,有点子艺术气息在身上。
她找了几根不规则的老树枝,将上面的枝叶都去掉,只留枝干;然后给篮子里装几把杂草,将树枝干围绕着花篮边插上,再将茉莉花手环一个一个挂满干树枝枝头;最后将篮子放在荷叶上,周围随便丢几瓣荷花瓣。
这样摆出来竟别有一番风味。
还不止。
林萍萍本来就带了新鲜的茉莉花边卖边串,听了江盼的建议,她不仅将手环的样式改了,还做了挂在耳坠上的耳环,挂在腰间的吊环,还有戴在头上的小花朵。
这样一弄,没有降价,生意反倒变好了。
到了第二天,林秀又学林萍萍插树枝的方法,但是林萍萍又换了一种。
就这样,后面三天林萍萍一天换一个造型,林秀只能跟在后面学,生意当然没有林萍萍的好。
而且一到下午林萍萍就拎着篮子到处推销,生意很是不错。
为此,江盼狠狠的夸了一番林萍萍。
不怕孩子没想法,就怕孩子不去想啊!
第28章 雇人 他真有点想他了!
挣了钱, 江盼先支付给林进宝共两百文工钱。
每天按二十算的,庙会六天一百二,其他剩余的算这段时间准备工作。
林进宝喜的跟什么似的,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
要知道, 镇上做工的普通工人, 一个月也就挣个三四百文。他这就帮了这几天忙,还都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就挣了两百文。
他简直开心死了, 甚至破天荒的对江盼喊了一声哥:“哥,我爱死你了,你真的太好了,真的给我这么多钱?都给我?你们还有赚吗?”
他虽然知道这几天收的钱多,但材料花费也不少啊, 就说那油, 就又去买过一次, 油坊的李婶子还暗暗打听江盼是不是挣的挺多, 不然怎么这么舍得用油?
更何况还有其他材料成本,这又给他二百文, 虽然他很想要,但是又怕江盼剩不了多少钱。
犹犹豫豫的。
江盼看不得他这个样子,敲了一下林进宝的脑壳:“说了给你就是真的给你,还能有假?”
林进宝一高兴就想原地跳, 被江盼破了一盆冷水:“你先别高兴的太早,你娘前两天来过, 问我有没有给你开工钱,我担心说没有你回去又得闹,就说给你一天开十文, 你回去可别说漏嘴。”
林进宝瞬间泄气“啊”了一声:“那咋办啊?我娘肯定得让我上交,那我就只剩一百文了。”
江盼:“你傻啊,你就说只有这六天一天十文,然后每天给家里交五文,全部交三十文就行。”
林进宝有点担忧:“那行吗?你也知道我娘,钻到钱眼里的,是不会让我留一半的钱在身上。”
江盼早有对策,这会儿缓缓道:“那如果接下来,你每天都给她上交五文呢?你吃喝都在外面,她没道理不同意吧?毕竟林钱来读书还得花钱。”
“可是我哪里有钱能每天给她上交五文啊。”
江盼指了指自己。
林进宝惊地嘴巴大张:“你?哥,你也不用对我这么好,你哪能每天给我五文让我拿回家去,我也不能不干活白要你钱啊。”
“不不不,每天还是给你二十文。”江盼看林进宝满脸的不可置信,说出他的打算:
“我打算以后去县城里摆摊,暂时就先卖酸梅汤和冷串。我一个人来往县城,不太方便,得需要一个人帮忙。萍萍和安安太小了,跟着我不放心。就想着你要愿意,开始给你一天按二十文,吃用算我的。等月底算过结余,再给你发奖金。当然,农忙的时候不用你。你可以考虑一下愿不……”
“愿意,愿意,我愿意。”林进宝不用考虑,直接打断江盼:“哥,你以后就是我亲哥,我就跟着你混!”
江盼失笑:“好,那就先这么说好了。过几天咱们再去县城,我得先改造一下手推车。明天我买点猪肉,你晚上过来一起吃饭,后天带你们去县城吃大酒楼!”——
林进宝怀里揣着江盼给的两百文,只觉沉甸甸的,心是热的,走路都带劲儿了。
回到家,一家人都坐在院子里纳凉。
林秀一脸得意地对他挑眉,孙巧巧坐在一边做鞋子,脸色有点僵僵的。
看到林进宝回来,赵桂芳难得没有对他摆脸色,甚至还问他:“吃过饭了吗?”
林进宝:“嗯。”
面对林进宝的爱答不理,赵桂芳也不多恼,毕竟她的目的是钱,只要钱交给她就行。
于是问:“江盼说每日给你开了十文工钱,你给娘拿着吧,回头买点肉给你们改善伙食。”
林进宝知道不能很轻易给出去,这会儿便说:“你们想吃就去买呗,我又不吃。”
“你不吃那也得上交钱,这个家钱都是一起攒着的,又没分家,没攒私钱的道理。”
“那林秀交了吗?她这几天也挣了不少吧?”
林秀仰着鼻孔“哼”了一声嘚瑟道:“早交了,我可是挣了一百三十多文,只留了几文,剩下的全都交给娘了。”
反正她娘答应给她买布做新衣服,交就交,没钱还可以找她娘要。
“那你可真厉害,赚的可真多。”林进宝敷衍道。
这在林秀听来就有点阴阳怪气嫌她挣的少了,她还觉得她自己赚的挺多的。
毕竟她只卖早上一会儿,其他时间就跑去玩耍了,才不要跟林萍萍一样在太阳底下坐一天,晒得焦黑焦黑。
这会儿听林进宝似是嫌弃她挣的少,便问:“你又挣了多少,还嫌弃我?”
“我挣多少,娘不是去问过江盼嘛。”林进宝说着拿出提前准备好的三十文递给赵桂芳:“这是三十文,我上交的。”
赵桂芳一看才三十文,脸就拉了下来:“怎么才三十文,前几天没有算工钱?”
林进宝:“娘,我天天跟着人家吃喝,江盼这六天能给我每天十文就不错了,你还想之前的,之前江盼又没挣钱。”
赵桂芳一噎,又道:“那不是也有六十文吗,还剩的三十文呢?”
“我每天就给五文,剩下的我要自己留着。”
赵桂芳急了:“你留着干嘛,这个家钱都得上交,你要留就留个几文就行,多了你也没用。”
林进宝:“谁说我没用?我有用。再说,总不能一直我交钱,林钱来一分不交,还得花钱读书吧?我看他书也别读了,去镇上或城里找个活干。”
要不然以后生了孩子还得别人帮着养。
这句话是林进宝心里想的,顾忌他二嫂这话他不能说出来。
就这,也足以让赵桂芳震怒:“又扯你哥,让你做点什么就扯你哥,你怎么不跟你哥一样读书呢?”
“那也要你们愿意让我读啊,还不是你们不愿意。”
赵桂芳噎了下,语气讪讪:“先不说这个,秀秀都把钱都上交了,你必须全都上交。”
林进宝一看果然这样,还是江盼有法子。
便道:“江盼以后打算到县城继续摆摊,让我帮忙,管三顿饭,一天还是十文,我每天上交五文,农忙时我在家里干活。你要愿意就答应,要不愿意我就回绝了江盼,让他找其他人,相信一天十文有的是人干。”
赵桂芳不愿意,她都想要。
还想继续说,被坐在凳子上编竹篓一直没说过话的林老头拦住:“二柱家的,就按进宝说的来吧,上工的一天交五文,农忙时在家帮忙。”
赵桂芳觉得没有占到便宜,有点不得劲儿。
看到旁边纳鞋底的孙巧巧,眼睛一转,对林进宝说:“我那天去江盼家看他们在串菜,江盼要去县城里摆摊,就来不及串菜了吧?他肯定还要雇别人,与其找别人,不如让你二嫂去,你二嫂手脚麻利,干完家里的活再去帮江盼串菜也来得及,工钱就按你的来好了。”
林进宝简直被他娘震地无言以对:“干完家里的活再过去还想要一天的工钱?娘你这么会想咋不去考秀才?保准比林钱来容易考上。再说人江盼也没有说要招人,萍萍和安安就能串,我跟江盼从县城回来还能串,干嘛要多花冤枉钱找人,人家傻啊?”
林进宝真觉得他娘疯了,怎么好意思的!
赵桂芳被林进宝怼的哑口无言,张了张嘴半响又找不出反驳的话,只能讪讪闭嘴。
林老头开口:“你娘说的对,找别人也是找,没得有自家人不用便宜了别人。进宝,你帮你二嫂去问问江盼。”
林老头的话林进宝还是能听进去一些,揉了把脸蔫蔫道:“那行吧,我明天问问。不过成不成或者工钱多少都得江盼说了算。还有,嫂子可愿意?”
孙巧巧赶忙抬头回:“愿意的,工钱多少都行。嫂子先谢谢你和江盼。”
孙巧巧是真觉得工钱多少都行,只要能让她出去透会气,别整天拘在家里。
干不完的活,受不完的白眼。
尤其是这两天林秀挣了点钱,对她吆五喝六。
她林秀也不想想,要不是自己操持着家里的活计,她能有时间出去挣钱?
这会儿听到她婆婆让她出去帮江盼串菜挣钱,她真觉得她婆婆总算干了一件人事。
巴不得明天赶紧到来,江盼能答应雇她干活——
次日,林进宝久违的在家里吃了顿午饭。
这段时间吃惯了江盼做的,现在吃家里吃了十几年的饭,反倒觉得不适应。
人果然不能过的太好。
林进宝吃完午饭才去的江盼家,去的时候江盼正在院子里侍弄他的辣椒。
“还真的长出来了,怎么长的好好的又要移出去?”
江盼抬头看是林进宝,跟他解释:“这小格子只能培个辣椒苗。等发芽后就要移植,不然养分不够,现在不是种植辣椒的好季节,只能用心伺候;等明年春天的时候,就在后院种一片。”
林进宝点头,反正他也不懂,江盼咋说就咋来呗。
他帮着江盼做完剩下的活,浇了点水,然后去内院。
这时候他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昨晚回去给家里说了以后跟着你在县城摆摊的事……”
江盼见他面露迟疑,以为他家里人不同意,便直接问:“你家里不同意?”
“不是的,不是的。”林进宝连连摆手:“是我娘让我帮二嫂问问,能不能让二嫂给你串菜,就是二嫂白天得先干完家里的活才能过来,工钱你看着给就行,如果你不打算要人也没关系,咱们两晚上回来串。”
江盼确实是打算再找个人帮忙。
萍萍和安安太小,加上家里的猪和鸡都是她们两个管,也挺累。
这会听林进宝提起孙巧巧,他便觉得很合适。
一来之前在林家,受了不少孙巧巧的照顾;再者,他看孙巧巧干活麻利,爱干净,又不是那种多事的人,就很满意。
不过,他可不信赵桂芳说工钱看着给的话。
“可以啊,我正打算找个人帮忙串菜,你这是帮了我大忙。”江盼肯定道:“只要二嫂自己愿意,就让她来,工钱我到时候跟她谈。”
林进宝连忙点头:“愿意的,我问过二嫂了。”
林进宝真怕江盼为难,只是他又看二嫂也想来,就想着问一下,这会儿听江盼同意,就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明早咱们去县城买东西,你让二嫂明天晚上过来,我跟她说下工钱和要做的事儿。”
“嗯嗯,我今晚回去就说。”
江盼:“那你先在家陪萍萍和安安呆一会儿,我去找时远归,一起吃晚饭。”
这几天只有摘菜的时候匆匆见过两次时远归,都没多说几句话。
他真有点想他了!
第29章 浮生 他对时远归并不是无所图谋啊,他……
江盼上次见时远归还是大前天, 他去摘菜的时候。
庙会这几天,时远归在问了江盼不需要他帮忙后就一直在家琢磨江盼描述的那种摇椅,加上他又忙着赚钱, 就没有怎么找时远归。
今天他穿过这片竹林, 明明已经走了无数遍, 现下偏偏生出些紧张之感。
这就是近乡情更怯吧!
来到院子门口,就看到大黄狗吐着舌头趴在地上。
看见江盼只略微掀了下眼皮, 摇两下尾巴, 就继续趴着睡觉。
江盼:“……”
莫非他是狗不理?
江盼被自己逗笑,咧着嘴进去。
时远归正在院子里忙碌,一旁有一个已经成形的摇椅,地上还有很多竹节之类。听到背后声响,转过头。
看到江盼面带笑容地望着他, 时远归有一瞬间晃神。
明明才两三天没见, 怎地就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人还是那个人, 笑容还是那样温和, 只叫人心头甜的发涨。
时远归被感染,脸上一片明媚:“你来了。”
语气温和, 柔的不似时远归平时说的话。简单三个字,却透漏着只有他们两个才有的熟稔。
“嗯,我来了。”
说完两人谁都没有再开口,就这么笑着看向彼此。
眼神交汇, 空气泛着黏腻。
江盼莫名有点说不出的羞涩,正想移开视线找个话题转移一下注意力, 时远归先动了。
时远归眼神从江盼脸上移开,耳尖微微泛红,拳抵着嘴角轻咳一声道:“那个, 你说的摇椅我做出来了,不知道对不对,你要不要躺下试试看?”
“哦,好,好!”江盼也跟着移开视线,赶忙开口:“试试,要试试。”
说完才去看时远归做的摇椅。
江盼给时远归描述的是现代某宝很火的那种手工竹编摇椅,他说的时候也没想着时远归能还原。
这朝看到成品,简直惊喜。
时远归不仅还原,甚至有所超越。
椅身根据人的体型设计,弧度圆润流畅,靠近脖子的位置还有头枕颈护;脚踏能依据需求伸缩,坐垫上铺着细密软席,椅子下方是弧形能让椅子摇晃的设计。
最妙的是椅子后面弄了一个可收缩遮挡伞,撑起来能挡住人的上半身,就算在太阳底下躺着也不怕刺眼。
时远归让江盼躺上去试试。
江盼依言躺了上去,看时远归低头调节遮挡伞的角度,又蹲着调节脚踏,最后抓着他的脚放到脚踏上。
抬起头眼含期待地看向他。
像一只求表扬的大狗狗,江盼想。
他一时没忍住调侃了一句:“时爱妃,你还有什么惊喜是我不知道的?”
“爱妃”两个字被他说的含糊,时远归没听清,以为叫的是时大哥,笑着站起来倚在旁边道:“这算什么惊喜,都是根据你的描述而做,说起来还是你厉害,要不是你说,我竟从没想过椅子还能这样做。”
江盼在椅子上摇头:“不不不,还是时大哥厉害,能把我不甚清楚的描述做出来,还做的如此别致,真的很厉害。”
时远归被江盼夸的已经免疫,不过心里还是甜丝丝的。
他垂头看着躺在摇椅上的人,椅身微微晃动,阳光随着树荫洒下来布满全身,在脸上落下星星点点。
一双水蒙蒙的大眼睛看向他,全是真诚。
时远归垂在身侧的的双手紧了又紧,最后还是没忍住,抬手轻掩江盼的眼睛:“别这么看我,我没有你想的那么好。”
时远归的手落下来,江盼的眼前就黑了一片。
鼻尖传来陌生的气息,有竹子的冷冽和皂角的清香。
江盼心里开出了花朵,轻轻笑了起来。
时远归感觉到被他遮住的眼睛轻颤,睫毛在他手心舞动,整个人被烫的发麻。
他故作镇定地移开手,就对上江盼含笑的眼睛。
时远归再也站不住,掩饰性地从旁边拿了一把凳子,跟江盼并排坐在一起,生硬地转移话题:“你觉得这摇椅行不?还有哪里需要改进?”
江盼见此便收起来了各种旖旎心思,认真道:“我觉得挺好,没有要改的。时大哥,你可以再做一把不?到时候咱两一人一把,躺在院子里纳凉,多惬意啊!”
“好。”时远归笑着应下,又问:“要不要给你家里也做两把?你用起来方便。”
江盼轻轻摇头:“不用了,萍萍安安躺不住,我在家又忙,没时间消遣。要是想放松,我就来你这儿。”
“好。”
“对了,时大哥,”江盼很好奇时远归怎么有这手艺:“你怎么会这个?我看家里竹制木制东西不少。”
时远归:“我小时候跟着村里的一个木匠学过一段时间,那个木匠一个人生活,我平时山里打的野物都会给他送点,一来二去的,他就交了我几手,是以,家里的家具都是我自己做。”
“那你怎么没考虑过用这个赚钱呢?”江盼真心觉得做这个比打猎好,安全,也挣的多。
时远归摇摇头,笑着说:“没你说的那么简单,咱们村里就有木匠,手艺都是家里传下来的,一代一代;口口相传,客人就认准了他们。像我这样半路出家,没有师傅带着入门,很难找到买家。”
又道:“再说靠打猎也能维持生活,自由自在。”
江盼:“就是打猎太危险,也埋没了你这手艺。”
时远归听的心下动容,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在意他打猎是否安全,一时没了言语。
江盼心中升起个想法,只是还得验证一下,这会儿先说起其他的:“对了,时大哥,这几天庙会我赚了有七八两银子,我觉得这个生意可做,打算过几天去县城摆摊。”
时远归听这个数字,一点都不惊讶,他就觉得江盼一定行:“可以啊,这不是你之前就打算好的吗?你去县城我跟你一起吧,你一个人路上不方便,我现在在家也没事,可以跟你一起。”
“我找了进宝帮我忙,跟我去县城。家里我打算我让我二嫂帮忙串串菜啥的。”
时远归见江盼拒绝了他,心里很是失落。
他也不知道怎么了,就是想跟江盼呆一起,只要看见江盼就开心。
只是江盼好像不是那么需要他。
他觉得有点委屈。
时远归心里难受时,就听江盼又说:“不过时大哥,我还真有事要你帮忙。我打算改造一下我的小推车,你得帮我。”
时远归高兴了,他还是有用的,他就说江盼夸他的不全都是假话。
“可以啊,你打算怎么改造?”
江盼就给时远归描述,大概就是江盼在前世见到的那种网红摆摊推车,有轮子,车厢,台面,最好上面再弄个挡板,防止下雨落灰。
车厢和台面的设计就围绕他目前的生意来,酸梅汤和冷串。
因酸梅汤需要用硝石制冰的法子冰镇,所以江盼想的是将桶身掩盖在台面下,台面照着酸梅汤桶的大小留个开口,盖上盖。
至于冷串的那一侧,台面可以底一点,将装冷串的盆放在台面上卖。
至于车厢里面,就放置东西。
还要考虑的是怎么能将东西固定,不然从林家村到县城一个多时辰的路,还没卖呢就全潵完了,那不行。
大大小小给说了一推,时远归仔细听完,觉得能做,但还得试验一二,便说:“应是能做,就是得等五六日。”
江盼:“那太好了,时大哥你要啥材料就说,我来找。”
“不用,我先看着做,缺什么咱们再商量。”
“那时大哥,我给你多少钱?我该给你银钱的,你都帮了我这么多,不能叫你白白帮忙。”
时远归拒绝:“不要你钱。江盼,我帮你只是我想帮你,并不是想从你这图谋什么,你我之间不用说这个。”
江盼感动,江盼难受。
他对时远归并不是无所图谋啊,他图他这个人啊,他心思可脏了啊,嘤。
不过时远归不要钱,江盼也不再坚持。
他打算过段时间给时远归送个礼物。
“行,那就听你的,不谈钱了。”
两人相视而笑——
和时远归待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的很快。
眼见着到下午,江盼邀请时远归去他家吃饭:“时大哥,今晚去我家吃饭,我专门过来喊你的,庆祝我开张大吉。”
“好。”时远归笑着应下,他也馋江盼做的饭。
两人出来时,又摘了几把菜,时远归的菜园子都快被他薅光了。
时远归拎着菜,江盼走在旁边,夕阳将两人的身影拉的老长。
“时大哥,我家菜园子菜还没长大不能吃,你家的又快被我用完了。我以后用菜量肯定大,在我的菜园子能用前,你家的就先留着咱们自己吃,用来做生意的我找村人买,你觉得咋样?”
时远归没意见:“都听你的,收菜我帮不上你,其他有需要的你就跟我说。”
“你给我改造车已经帮了我大忙,剩下的我自己来,有需要会找你的。”
“好。”
说着两人回到家,准备晚上吃食。
江盼让时远归在家等着,他和林进宝去买肉,顺便说收菜的事。
第30章 吃喝 人生大事,吃喝二字。
江盼和林进宝先到张屠户家买肉。
三斤排骨, 两斤五花肉,一斤猪大肠,一下子给出去一百零六文。
张屠户两口子见江盼买的多, 还以为是要做吃食卖, 随口问道:“江盼你这是又打算做啥吃食卖?不过这庙会都已结束, 你是打算去镇子上还是去县城啊?”
江盼把钱递给张娘子,接过肉装在篮子里, 这才道:“打算去县城里摆摊, 不过得过几天,还卖酸梅汤和冷串。婶子你家的猪耳朵和猪大肠可得给我留点。”
“行,你什么时候要提前说好,就给你留着。”张娘子应下,指着篮子问:“那你今森*晚*整*理天卖这么多肉是要……?”
“这个是我们打算自己吃, 忙了这一阵子, 做点好吃的, 也算是改善下伙食。”
张娘子语气夸张:“乖乖, 一下子买这么多,可不单是改善伙食。看来你这几天庙会没少挣啊。”
江盼笑笑。
张娘子见江盼笑, 就知道挣的不少。
从江盼家搬过来的那天,她就一直担心这三小孩。都跟她家世忠差不多的年纪,却已经自立门户。
刚来那天见江盼病恹恹的,其他两个也都面黄肌瘦, 她真怕这三个孩子有个什么不好,平时便借着送菜瞧上一瞧。
不过这会儿看江盼, 倒是变了很多,气色好了,眼睛也更亮, 人看着没有之前那么瘦弱,路上遇见两小的,也都跟以前不一样,长了肉倒是其次,主要是精气神儿变了许多,有生气。
知道江盼庙会赚的多,说不羡慕是假的,不过她也不眼馋,一来是家里男人做屠户赚的未必比江盼少,再则也是欣慰。
三个孩子不容易。
于是便笑着说:“这样挺好的,有个养活家里的营生,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又道:“那你去县里卖冷串,家里菜可够?不够就上婶子家自己摘,院子里菜多。”
“正要跟婶子说这事。”江盼笑着接道:“我做这小摊,用菜也不少。婶子家菜要是有多的,就卖我一些可好?”
“怎能要你的钱?都是自家种的,不值什么,你想要就来自己摘……”
江盼打断她:“婶子你先听我说。我知道您一直都挺照顾我们兄妹几个,若是我们自己吃,我就厚着脸皮上门找婶子讨了。”
“只我是拿去卖钱的,而且以后用量肯定不少,就想着找婶子卖点。太贵我也出不起,就绿叶蔬菜五文一斤,根茎类蔬菜三文一斤。只是需要您送上门给我二嫂,头天晚上我会告诉婶子大概需要多少,您按着量摘,您觉得怎么样?”
张娘子觉得太贵了,就是拿到县城卖也就这个价,也不一定能卖出去:“这价格太高了,不能要你这么高。”
江盼:“就按这个价格,如果婶子有干木耳和干香菇的话,我们也收,一斤都按十五文来,只品质需得不错。”
“行,干木耳和干香菇有,不多。不够我再找村人给你收,质量我给你看着,不会出问题。”
江盼觉得张娘子上道,这就已经掌握经销商的思路了。
他也不在意张娘子会不会赚差价,主要是节省他的时间,也免了跟村人打交道,不然收了这家那家不收,都是麻烦事儿。
这会儿有张娘子在中间周旋,双赢,何乐而不为?
于是他暗示张娘子:“婶子,那这样好了,以后我要用到蔬菜这些,我都找你收,你不够再找其他人收,价格你自己定。我从你这儿收的价格就按之前说的,除了质量要好,其他的我一概不管,咋样?”
“那婶子先谢谢你了,质量你放心,保证给你弄的干干净净的。”
张娘子也是通透的,知道这是江盼给她让利,她从别处收的菜低个一文两文,肯定也有很多村人愿意,毕竟去一趟县城也不容易,还得花钱。
她是知感恩的,知道是江盼照顾她们,接下这事儿就想给江盼弄的漂漂亮亮的。
这时,江盼又从篮子里拿出一个事先准备好的竹筒递给张娘子:“我还需要这种竹筒,我看婶子家世强哥和世忠在家,不如帮我做竹筒,大小就按这个来,一文钱十个,我目前一天收三百个,后期量还会增加。”
一文钱十个,一天三百个就是三十文。
做三百个竹筒根本用不了多长时间,山上竹子多的很,都不要啥成本,就花点时间和力气,这么好的事张娘子自是无有不应。
不过江盼还是得把话说在前头:“婶子,既然是谈长久生意,丑话我也就说在前头;只要我生意不停,竹筒就会一直收。但是有一点,竹筒需得和我给的这个一样,有虫洞和缺口的,或者脏脏的,竹膜洗不干净的,我都不收。”
张娘子:“你就放一百个心吧,肯定按你的要求来。”
事情谈完,江盼和林进宝告辞,走之前张屠户又割了一块儿瘦肉给江盼。
江盼也没有推辞,收下道过谢就告辞了。
他们走后,张娘子和张屠户面面相觑片刻。
张屠户:“这是报答咱们呢,只这收蔬菜和做竹筒,咱们家就能多不少进项。”
张娘子:“是啊,是个知恩图报的。谁想到当初的一点怜悯,竟有这等收获。”
两口子心里都打定主意以后多做好事儿,少做坏事儿——
从张家出来,林进宝忍不住问江盼:“竹筒真要让他们家做啊,我的意思是说咱们晚上回来可以自己做,没必要多花那笔钱。”
“也不是多花钱,以后咱们会越来越忙,我还有其他打算,这些琐碎又占用时间的事,就交给别人做,性价比更高。”
林进宝不懂什么是性价比,就是觉得这钱花的冤枉:“但一文钱十个是不是不太划算啊,竹子又不要钱,竹筒做起来也快。”
江盼担心林进宝一想一天要三百个竹筒就是三十文,比自己工钱还高,想跑去做竹子。
便跟说起他的打算:“你不要觉得做竹筒赚的多,就想去做竹筒。先不说我到时候还打算给你奖金,我还想让你跟着我学点东西,等以后你自己支撑起一个摊子,不比天天砍竹子好?”
林进宝:“我没有这样想,没想砍竹子,我是想跟着你的。我只是觉得你挣钱不容易,这个钱花的冤枉。实在不行找爷爷和我爹做这个,他们和我娘不一样,反正在家里也没事,他们不用给钱……“
“进宝,”江盼打断他:“先不说不给钱你娘知道了会咋样,就是你娘答应,我也不愿意。我情愿花钱做这个事,也不愿跟所谓的亲人搅合在一起。”
“你和二嫂自不必说,我信你们的人品,再加上我跟你们也是要谈钱的。至于你家其他人,就还是各自安好吧。”
想了想又道:“你也记好了,能用钱解决的事,都尽量别扯关系。除非你对对方有除了钱意外的图谋。”
这跟林进宝以往的认知不一样。
在村子里,有点什么都是亲戚之间互相帮衬,从没有听说过能用钱解决的事就不要扯关系之类的话。
江盼看他一脸便秘的表情,就知道这观点对他冲击不小。
也能理解,毕竟从小到大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所接受的所看到的都是亲戚间的各种往来,一时不能接受这么前沿的观点也正常。
江盼不管他现在如何纠结,想通后能接受一二也不枉他耐心教他。
更何况他以后还打算跟林进宝长期合作,合作伙伴理念不和怎么能行?
让林进宝早点适应和接受他的观点,是很有必要滴!——
回到家,林进宝脸色实在不好看,时远归都忍不住问:“出去一趟,他这是咋了?走的时候还好好的。”
江盼:“别管他,小孩子,三观碎了在重塑中。”
时远归:“……”
你也就比他大一岁好不好,还小孩子,人家个头都比你高。
还有,三观是什么?
江盼怎么时不时说一些听不懂的词,奇奇怪怪的。
奇奇怪怪的江盼开始准备晚餐。
今天做大餐,犒劳自己!
三斤排骨,分别做成糖醋排骨和蒜香排骨。糖醋排骨味道酸酸甜甜,肉质鲜美,色泽红亮油润;吃起来外脆里嫩,舒爽滑口;蒜香排骨质嫩味美,蒜香浓郁,让人垂涎欲滴。
二斤五花肉都做成了红烧肉,红艳艳油亮亮的红烧肉入口即化,口感微甜,肥而不腻。
一斤肥肠加尖椒爆炒,辣味十足,鲜香四溢。
张屠户送的瘦肉跺成肉沫,跟萍萍买回来的豆腐一起,做一盘麻辣浓郁、肉香味儿十足的麻婆豆腐,简直是下饭神器。
再来个番茄鸡蛋汤,凉拌四季豆。
一桌子七个菜有五个是硬菜,有汤有素,再加一盆白花花的大米饭,简直堪比过年。
林安安:“哇!”
林进宝:“哇嗷!”
江盼给每个人倒一杯提前准备好的酸梅汤,站着举杯:“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累了这么久,吃一顿好的,敬自己,也敬大家,干杯。”
时远归:“干杯。”
其他几人:“干杯!”
人生大事,吃喝二字。
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