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穿越小说 > 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 第426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
    当白莲教可能发生叛乱的消息层层上达,锦衣卫的诸多人力和物力就开始被牵动投入。



    具体的核实和反制,就不是新野县区区一个锦衣卫驻点可以全盘搞定的了。



    但他们同样逃不开分派任务。



    盯着以陈腊为首,准备在新野县内构陷诬告,煽风点火泼皮无赖都在其次。



    周遭离白莲教可能驻扎的据点最近的就是新野县,上级已经在加紧增派精锐,协助新野驻点对白莲教下一步行动的监视,以及对最近的一年半载内,包括新野现在内的周遭县城有没有大宗不知去向的,或是小宗但高频率的粮草及铁锭的流通记录进行核查。



    都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白莲教叛乱能够掀起多大的风浪?



    除了他们本身的骨干人数,看的就是筹备了多少辎重和兵器。



    若是真有能耐。



    复制一通汉末时的黄巾起义也未尝不可。



    可他们的对手是谁?



    是朱元璋啊。



    那没事了。



    作为囤积粮草兵马的内里行家,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战略的实施者,白莲教想在这些渠道上和朱元璋斗法,那不是茅坑里点灯吗?



    也正因为人老朱出众的造反能力,以及充分的造反经验,在宣布白莲教为逆党邪教,予以取缔之后,下的每一道针对的策略,那可是道道戳那白莲教的肺管子。



    要不然。



    整一个河南境内,何至于在锦衣卫的多年监测下只活下来这么一个大型据点。



    说是大型,还是因为它的人数难得破千。



    要不然。



    不说是白莲教。



    一旦有点造反声势的苗头惊动了周遭的县城,都不需要锦衣卫出动,周遭驻扎有五军都督府卫所的士卒,只怕都能将他们当做军功,冠个山匪的名义给直接剿喽。



    做完上述工作,如果还有余力。



    新野县的锦衣卫倒也可以自行再拓宽些业务范畴。



    没错。



    查一查那些个能帮白莲教将良善之家的富贾将罪名直接落实的春闱官员,是否与白莲教有牵扯。



    虽然上面一通分析觉得不太可能。



    毕竟太子爷推动的试科举开的突然。



    这批即将到达新野县的春闱官员身家底细也被锦衣卫查了个底朝天,确实也查不到白莲教是如何跨越成百上千里的距离与他们搭上线的。



    因为白莲教的活动范围基本都在北境贫寒之地。



    在富庶的江淮两广一带,白莲教没有市场,两广再往南,或许还有他们生存的土壤,但要如此跋山涉水,去往瘴气之地发展信徒?



    白莲教内的高层表示自己没疯。



    他们加入白莲教虽说大多都是不甘寂寞,但有个道理,放诸四海是皆准的。



    从来都是上位者劳心,下位者劳力。



    要是当了白莲教的高层还像个小喽啰一般,横跨千里去发展信徒,那他们这么多年辛苦往上爬,苦心孤诣的进步不白进步了么。



    但世上的事哪有人说得准的呢?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



    就算是查不到白莲教身上,胆敢将手伸进朝廷之中,操弄国策,草菅人命,幕后之人就已有取死之道。



    既然已有取死之道。



    锦衣卫中人大多都盼着这幕后之人最好是个身世显赫,家底丰厚的大人物。



    这样才不枉费他们耗费的这般精力和折腾啊。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一鲸落而万物生。



    要真有这么个大人物不知死活。



    他犯的事儿不仅可以给锦衣卫的兄弟们表功,抄家灭族的时候也能给兄弟们过手两分油水,这难道就不配被称之为奉献么。



    不过两日。



    朝廷分派给南阳府的推行田亩清丈,以及指定了田亩清丈负责官吏公文,便已通过锦衣卫的渠道先府衙一步抵达南阳,下发到了各锦衣卫据点。



    连带而来的。



    还有锦衣卫申请调阅的,来往南阳府新野县,负责田亩清障的春闱官员试科举登榜后,于应天府内培训的评语,这几月的履职记录。



    齐德(齐泰,1395年,陪朱元璋祭祀郊庙时,因其为官九年而无过失被赐名“泰”,德为原名),溧水人,春闱中举,为应天府考场三甲,入六部职训时,最为瞩意吏部,后先入礼部,再为六部轮转,六部之中,兵部评价为上,吏部,刑部,礼部评语为中,户部工部评价为下。



    结语,为人心细,知兵法,通韬略,识地利,荐入兵部,或外放地方,试一县县尉。



    濉溪履任期间,欲重振县尉士气,招揽力士民夫,操练兵法,搜罗附近山匪信息,欲与地方卫所联合剿匪,已有人通风报信,山匪闻风而退,剿匪作罢。



    黄子澄,江西分宜人,春闱中举,为应天府考场三甲,入六部职训时,最为瞩意东宫,后先入吏部,再为六部轮转,六部之中,礼部评语为上,吏部,户部,刑部评价为中,工部,兵部评价为下。



    结语,通经史,善诗文,知礼守节。荐礼部,御史台,翰林院,东宫,或外放为一地县丞。



    烟台龙口下辖石良县履职期间,欲兴教化,尝邀烟台富贾散财支教,未果, 后联络良善之家,捐献一座私塾及四书五经,每日放职之后便在私塾中教授经史诗文,三月之间,未有懈怠。



    “嘶,看起来还是两个读书种子呢。”



    “同为应天府春闱头三甲,原本都能留任朝廷履职,还是太子爷御笔朱批将他们外放地方历练,如今要是卷入白莲教的这个坑里,做了白莲教坑杀良善的刀,怕是得栽上一个大跟头啊。”



    新野县的锦衣卫茶馆内。



    看着这两份朝廷保管,锦衣卫需要申请才能调阅的机密,胖掌柜看的直挠头。



    虽然身为锦衣卫百户,这些春闱秋闱为填补朝廷职缺的官员性命他也不甚在意。



    可若是太子爷亲自指派外放历练。



    这意义就大不相同了。



    喜欢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