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都市小说 > 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 > 第489章 先记着
    H县的周副书纪不久前才来过给他们D县同僚提前拜年,所以D县主持县务的黄县没想到张宏城会忽然过来“串门子”。



    猜不透先放着,好酒好肉先陪着一二。



    可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宏城喝得满脸通红,嘴里却没一句落地的话。



    什么多打打交情之类的话,从黄县几人的左耳朵进去后直接从右耳朵飞走了。



    这个张宏城可不能小觑。



    年纪轻轻的看着憨厚,可实际上,呵呵呵呵。



    黄县一边笑着劝着酒一边在心里嘀咕。



    当初汽车团换下来的那座铁架桥是他和张宏城同时看中的,可他还在四处找关系门路的时候,谁知道张宏城这小子居然不动声色和W县的老韦唱了出双簧,生生的让汽车团给主动送了过去。



    所以,张宏城会是毫无目的过来D县?



    可惜张宏城的嘴紧,老黄几个始终没能套出什么话来。



    “马上就要过年了,哪个县里不是一大堆的事要处理?”



    黄县出来方便的时候和自己的办公室主任嘀咕上了。



    “他居然还有闲心过来我们这里联络感情,不对啊,老陈,你想个办法得套套他同来的人话......。”



    于是D县办公室主任老陈一咬牙一跺脚,让人把跟着张宏城来的小涂给灌醉了。



    张宏城前脚刚走,黄县就看到老陈一脸疑惑的走了进来。



    “怎么?没打听出来?”



    老陈摇摇头。



    “我出马你还不放心,已经打听出来了,那个小涂醉后迷迷糊糊的什么话都说,而且以我的经验判断,十有八九是真话。”



    黄县来了兴趣。



    “说说,这个张宏城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有些奇怪,他们H县似乎是真的急着想和我们拉近关系,说是与小云山落在我们县里的那一段缓坡有关。”



    黄县Z立即来到地图前找准地方。



    “小云山?你要是不提,我差点还找不到这个小地方,知道是什么原因么?”



    老陈再次摇头。



    “所以我觉得很奇怪,小云山具体什么事他们这些H县办公室的人员都不清楚,似乎只有县领导才知道。”



    黄县和老陈对视了一眼,眼里露出了一丝笑意。



    他们转头就安排人立即赶赴小云山一带探查情况。



    老陈还慎重的吩咐带头的人:偷偷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



    足足十辆中巴车摇摇晃晃的从土路的尽头开过来,引起了集市上所有人的注意。



    很多蹲在集市边上前来接亲友的乡民立即站了起来,踮着脚尖往中巴那边看。



    这是县里几个月前组织去鹏城务工的人回来了!



    去的时候挤了七辆中巴,回来则变成了十辆,可见这帮人还真的赚了些钱,怕是都带了不少东西。



    新改造完成的集市门口搭了个木头门楼,挂着土里土气的红布大花。



    刚刚当选本县正印县官拿掉了那个“代”字的张宏城,亲手点燃了悬挂在门楼上的一万响。



    两位书纪一扯红绸子,两幅喜气洋洋的红色对联从门口两侧落了下来。



    金逢春立即招呼,来自四个乡的锣鼓队顿时敲打起来。



    还有上百个头上缠着白毛巾的西北汉子一边跳着一边打起了腰鼓。



    白净了不少的廖原副县从副驾驶跳下来,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由得眼睛有些发酸。



    H县可有些年没有这么热闹过了。



    几个县里的同僚上前纷纷和他握手寒暄。



    在他们身后,几百号打工人提着大包小包的挤下车。



    人人脸上都带着笑容,腰杆子比离开的那时候也挺拔了不少。



    没办法,兜里有票子,腰杆子虚不下来啊。



    几个月前他们离开H县的时候,穿的是家里最好的衣裳,最规整的少说也有两三个补丁,可如今几乎人人都换了一身南方货,补丁那是一点也没有。



    人没有继续变黑,反而有不少人和廖县一样白净了些。



    现场大呼小叫呼儿唤娘的声音此起彼伏。



    几乎每个声音里都带着压抑的喜悦。



    “哟,你咋带了这么多?早前来电报可没说你带了这么多东西?”



    “大,电报太贵了,说不了几个字,反正回来的乡亲多,又有干部跟着包车,带也就带了!”



    “你个鳖孙,那咋带回来?我就带了一副扁担。”



    “大,您声响低些,这半拉东西是俺准备卖的......。”



    “这是甚?你个混......,咋全是女子的衣服、”



    “大,邻村三哥他们几个没回来在南边看厂哩,这是我们几个凑钱从俺们厂销售科拿的货。”



    “多少钱你们就敢糟践?”



    “三块拿的,您说卖五块中不中?”



    老汉举起的扁担立即轻飘飘的放了下来,他眉开眼笑起来。



    “中!咋不中?才三块一件,你咋不多拿些?”



    “俺又不是牛,咋能背那么多?大,别说了,后头的卡车来了,廖县可是组织了不少稀罕南方货过来,咱们先去挑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类似的交谈和际遇在各处不断重复发生着,刚刚回乡的打工人们都不约而同的没有选择立即回家,而是带着家人进入了集市。



    廖县组织来的那些南方年货里,他们早就看上了不少东西。



    今年要过个肥年啊!



    锣鼓喧天中,老人的笑容、孩子们的喧闹和大媳妇们的谈笑声把集市完全覆盖。



    来自隔壁几个县的小贩挤满了刚刚停下的大卡车周围。



    又是张宏城的主意——他让人把廖原采购的清单提前几天贴了出去,还公布了批发和零售的优惠区别。



    所以今天在场的人里有不少是从邻边几个县赶过来的。



    这次帮廖原拉货的卡车就超过了十五辆,周副书纪甚至一度怕运费都赚不回来。



    好在张宏城提前派人针对那些打工家庭做过刚需调查,集市上的东西都不要票,南方的布料、衣裳、厨具、镜子、头花、食品、袜子、塑料壳的小收音机.....,销售异常火爆!



    抢东西最凶的是来自几个邻县的小贩们。



    H县新建设的丰收集名声算是一炮而响。



    而很多囊中羞涩的群众,只能羡慕的看着那些打工人家庭东买西购。



    不少人心里都涌动着新的念头。



    张宏城抽了个空,和跟在身后不远处的郭涛嘀咕了起来。



    “老郭,你也看到了,我估计明年开春和春耕结束后,肯定有不少人会响应县里的组织南下务工。”



    “民政那边负责统计和介绍接收单位,你们公安系统也要动起来。”



    “有前科的、名声不好的,暂时一律不给介绍信,咱们县虽然出了头汤,但也要把咱们县打工人的好名声维持住。”



    “当然,他们要是不要介绍信敢自己南下去闯荡那就另说。”



    郭涛用心记着,他知道张宏城找自己说这番话肯定还有别的意思。



    果然,张宏城随后压低了声音。



    “过几天,我会让金主任展开宣传,把维持好本县打工人名声重要性的话题炒起来。”



    “会让大家以为若是本县打工人的名声坏了,县里会暂停这个劳务输出政策。”



    “所以,你们公安系统也要准备出个文,鼓励群众们互相检举揭发不法的事,无论大小事都可以。”



    “由头就是不要让有坏习性的人混入劳务输入的队伍。”



    “大事立案,小事也要作为线索登记在册。”



    “至于真假,先不忙着去辨别,都记下来。”



    “这件事现在看着吃力不讨好,所以我希望你能亲自抓在手里。”



    郭涛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他联想到张宏城一再私下要求他加强队伍建设的话,心里忽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您放心,这件事我全力去抓。”



    张宏城笑着又说了一句。



    “至于那些真心想洗心革面去打工的,可以酌情处理,比如举报他人或者外县的事情也行,又或者给他们派点小任务......。”



    两人刚刚聊完,耿副县便风风火火的挤了过来。



    “事情不妙!张县,D县那边派人去了小云山,铁矿的事估计是藏不住了!”



    喜欢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1972,红旗招展的青春年代(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